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5页
   ·研究背景第16-19页
     ·县域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和基层行政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第16-17页
     ·金融衰退问题严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第17-18页
     ·县域经济与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是近期研究热点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0-31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20-24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24-30页
     ·研究动态评述第30-31页
   ·研究内容第31-32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创新点第33-35页
第2章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理论第35-46页
   ·区域经济理论第35-38页
     ·产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源第35-37页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38页
   ·区域金融概念及理论框架第38-41页
     ·区域金融理论体系的框架第38-40页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概念第40-41页
   ·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第41-46页
     ·区域经济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第41-42页
     ·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第42-46页
第3章 我国县域银行体系现状、问题及成因第46-53页
   ·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状、问题及成因第46-48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状第46-47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47-48页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第48-50页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第48-49页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的问题及成因第49-50页
   ·县域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第50页
   ·县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第50-51页
   ·县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问题及成因第51-53页
第4章 国外区域银行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第53-60页
   ·美国区域性小银行或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特征比较第53-54页
     ·资产规模方面比较第53页
     ·资金来源方面比较第53页
     ·经营特点方面比较第53-54页
   ·国外区域性中小银行或社区银行发展优势第54-55页
     ·经营效率方面优势第54-55页
     ·产品服务费用较低优势第55页
     ·具有较强的关系信贷能力优势第55页
     ·可以获得较大份额核心存款优势第55页
   ·国外区域性中小银行或社区银行面临的发展问题第55-57页
     ·金融业的并购问题第55-56页
     ·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或社区银行发展对政府依赖程度过高问题第56页
     ·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偏弱问题第56-57页
   ·国际区域监管经验及对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建设启示第57-60页
     ·美、英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第57-58页
     ·转型国家俄罗斯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第58页
     ·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银行监管体系发展情况第58-59页
     ·对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的启示第59-60页
第5章 县域银行体系优化策略及路径第60-69页
   ·县域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优化策略及路径第60-62页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需重新明确第61-62页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引领作用需重新树立第62页
   ·县域法人银行类机构优化策略及路径第62-67页
     ·社区和社区银行的概念第63-64页
     ·县域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发展路径第64-67页
   ·其他类银行优化策略及路径第67-69页
     ·政策性银行县域发展策略第67页
     ·邮储银行县域发展策略第67页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县域发展策略第67-69页
第6章 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定量匹配分析第69-100页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贡献度第69-72页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度第69-70页
     ·县域银行业对经济的间接贡献度第70-72页
     ·我国县域银行业贡献度分析第72页
   ·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匹配度分析第72-87页
     ·县域银行业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第72-86页
     ·结论分析对比第86-87页
   ·不同产业结构对信贷敏感度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第87-92页
     ·第一产业农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第88-89页
     ·第二产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第89-90页
     ·第三产业对信贷敏感度分析第90-91页
     ·不同产业信贷策略分析第91-92页
   ·现阶段县域信贷优化标准第92-100页
     ·以百强县为标准的信贷与经济总量回归分析第93-99页
     ·西部地区县域验证分析第99-100页
第7章 县域银行业体系优化监管保障第100-106页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发展现状第100-101页
     ·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整体发展情况第100页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现状第100-101页
   ·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101-102页
   ·优化我国县域银行监管体系路径选择第102-106页
     ·优化县域监管体系的不同路径第102-104页
     ·优化县域监管体系的有关建议第104-106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06-113页
   ·本文结论第106-109页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中需要的银行类型第106-107页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量化分析结论及规模控制模型第107-108页
     ·县域银行业监管体系建设方向第108-109页
   ·展望第109-113页
     ·县域银行业体系建设展望第110-111页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设想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附录第119-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股价效应研究--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视角
下一篇:某学院教学人员管理与绩效核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