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插图索引 | 第14-15页 |
附表索引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选题来源与基金项目资助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19-24页 |
·高科技企业研究范围界定 | 第19-20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与特征 | 第20-22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第24-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章节结构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8-41页 |
·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生态学及其衍生理论 | 第28-30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30-3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3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 | 第33-36页 |
·创新生态系统 | 第33-34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 第34-35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研究 | 第35-36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知识资源视角 | 第36-37页 |
·生态位与主体协同进化视角 | 第37页 |
·组织结构与系统可持续发展 | 第37-38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 | 第38-39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 | 第38-39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动力与权变因素 | 第41-61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边界与结构 | 第41-51页 |
·系统创新主体构成 | 第41-44页 |
·系统核心资源构成 | 第44-47页 |
·系统边界 | 第47-50页 |
·系统结构 | 第50-51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动力 | 第51-57页 |
·生态学动力 | 第51-55页 |
·复杂系统动力 | 第55-57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权变因素 | 第57-60页 |
·知识创新与扩散 | 第58页 |
·产品创新 | 第58-59页 |
·组织创新与变革 | 第59页 |
·创新环境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基于知识资源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 | 第61-82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存量增长机理 | 第61-69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分析 | 第61-62页 |
·高科技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 | 第62-64页 |
·系统知识存量增长模型构建 | 第64-66页 |
·系统知识存量增长数值仿真 | 第66-68页 |
·结果讨论 | 第68-69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增值机理 | 第69-74页 |
·技术供应链和知识增值概述 | 第70-72页 |
·技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知识增值机理分析 | 第72-74页 |
·基于知识增值视角的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第74-81页 |
·知识价值链与知识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 第75-78页 |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模型 | 第78页 |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分析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基于协同进化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 | 第82-104页 |
·基于主体互动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因素 | 第82-88页 |
·主体竞合协同的原因——生态位 | 第82-83页 |
·主体竞合的内容——知识产权 | 第83-86页 |
·主体协同的目标——价值实现与可持续发展 | 第86-88页 |
·基于种群动力学的系统内部主体创新协同演化模型 | 第88-101页 |
·系统创新主体竞合共生关系 | 第88-89页 |
·种群生态学Lotka-Volterra模型与创新资源配置系统 | 第89-90页 |
·系统主体协同关系演化模型 | 第90-95页 |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95-97页 |
·案例分析:GLOBALFOUNDRIES全球创新生态系统 | 第97-101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进化 | 第101-103页 |
·创新有效性与消费者选择 | 第101-102页 |
·创新生态系统竞争 | 第102页 |
·政策与科技环境 | 第102页 |
·基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基于结构演进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 | 第104-130页 |
·系统结构-功能与结构类型 | 第104-110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功能互动及特征分析 | 第104-105页 |
·系统结构类型分析 | 第105-110页 |
·基于知识供应链网络的系统结构分析 | 第110-115页 |
·系统内部知识供应链网络 | 第112-113页 |
·系统外部知识供应链网络 | 第113-115页 |
·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结构动态演化 | 第115-122页 |
·知识供应链网络的形成 | 第115-117页 |
·知识供应链网络的特征度量描述 | 第117-118页 |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供应链网络演化模型 | 第118-120页 |
·案例分析:日本丰田公司资源外包网络的进化 | 第120-122页 |
·基于超循环结构的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122-128页 |
·系统超循环结构特征 | 第122-124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124-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7章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130-151页 |
·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理论基础与评价目的 | 第130-132页 |
·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综述 | 第132-134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第132-133页 |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第133-134页 |
·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思路、原则与功能 | 第134-136页 |
·评价指标设计思路 | 第134-135页 |
·评价原则 | 第135-136页 |
·指标体系功能 | 第136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136-139页 |
·创新资源指标选取 | 第136-137页 |
·创新效率指标选取 | 第137页 |
·创新潜力指标选取 | 第137-138页 |
·创新活力指标选取 | 第138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138-139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第139-143页 |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概述 | 第139-140页 |
·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 | 第140-143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 | 第143-149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143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143-14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47-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结论 | 第151-153页 |
1.研究结论 | 第151页 |
2.创新点 | 第151-152页 |
3.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 | 第174-175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