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生态气候区划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遥感植被动态变化究进展 | 第14-15页 |
·植被物候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38页 |
·研究区状况 | 第22-27页 |
·长白山地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长白山地植被 | 第24-26页 |
·长白山地气候 | 第26-27页 |
·数据搜集与处理 | 第27-37页 |
·遥感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第27-34页 |
·其他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长白山区生态气候区划分 | 第38-56页 |
·生态气候区划分的原理、指标体系以及方法 | 第38-45页 |
·生态气候区划的原则 | 第38-41页 |
·生态气候区划的指标 | 第41-45页 |
·生态区划的方法 | 第45页 |
·长白山生态气候区的划分结果与评价 | 第45-55页 |
·长白山生态气候区划各因子求算 | 第46-51页 |
·长白上生态气候区划分区 | 第51-54页 |
·长白山生态气候区划结果评价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长白山区植被 NDVI 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第56-80页 |
·不同生态气候区植被 NDVI 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 第57-71页 |
·长白山地不同生态气候区植被 NDVI 空间变化特征 | 第57-60页 |
·长白山地不同生态气候区植被 NDVI 时间变化特征 | 第60-65页 |
·长白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第65-70页 |
·长白山地植被 NDVI 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 第70-71页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 第71-78页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 NDVI 空间变化特征 | 第72-73页 |
·长白山植被 NDVI 时间变化特征 | 第73-76页 |
·植被 NDVI 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长白山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滞后性 | 第80-93页 |
·影响长白山区主要的气象因子 | 第81-86页 |
·长白山地气象站点 NDVI 与气象数据处理 | 第81页 |
·长白山地气象站点 NDVI 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 | 第81-86页 |
·长白山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滞后性时空分布 | 第86-91页 |
·长白山地不同季节植被 NDVI 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滞后性 | 第86-87页 |
·长白山地各气象站点植被 NDVI 对气候变化滞后期的空间分布 | 第87-89页 |
·长白山各气象站点滞后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长白山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93-104页 |
·植被遥感物候特征提取 | 第93-94页 |
·植被遥感物候的定义及内涵 | 第93-94页 |
·植被遥感遥感物候的监测方法 | 第94页 |
·长白山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 第94-99页 |
·长白山地三个生态气候区植被物候特征提取 | 第94-96页 |
·长白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 第96-99页 |
·长白山物候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99-102页 |
·长白山地植被物候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100-101页 |
·长白山地植被物候事件与温度特征分析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9页 |
·本文结论 | 第104-10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