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多组分串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缺电子的炔烃参与的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 亚苄基吡唑啉酮和 C-连结的双吡唑衍生物的分叉合成 | 第22-38页 |
·导言 | 第22页 |
·研究背景和设计 | 第22-28页 |
·亚苄基吡唑啉酮和 C-连结的双吡唑结构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亚苄基吡唑啉酮和 C-连结的双吡唑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的分析 | 第24-26页 |
·研究基础及设计 | 第26-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亚苄基吡唑啉酮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 | 第28-32页 |
·C-连结的双吡唑-5-醇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 | 第32-34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3 基于串联反应的烯丙基吡唑化吲哚骨架的高效构筑 | 第38-54页 |
·导言 | 第38-39页 |
·研究背景和设计 | 第39-46页 |
·sp3C-H 键的直接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 第39-42页 |
·烯胺酮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的研究情况 | 第42-44页 |
·吲哚骨架的重要性及其合成的研究情况 | 第44-45页 |
·研究设想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吡唑化的氢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 第46-51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微波促进下,3-羟基-1H-吡咯-2(5H)-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54-62页 |
·导言 | 第54页 |
·研究背景和设计 | 第54-56页 |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 第54-55页 |
·炔酸酯参与的反应简述 | 第55-56页 |
·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 第56页 |
·研究设计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3-羟基-1H-吡咯-2(5H)-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56-59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62页 |
2 化合物制备的一般步骤 | 第62-63页 |
第二章 亚苄基吡唑啉酮和 C-连结的双吡唑衍生物的分叉合成 | 第62-63页 |
第三章 基于串联反应的分子间的烯丙基官能化,高效构筑吡唑化吲哚骨架 | 第63页 |
第四章 微波促进下,3-羟基-1H-吡咯-2(5H)-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63页 |
3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63-64页 |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 第64-92页 |
第二章 亚苄基吡唑啉酮和 C-连结的双吡唑衍生物的分叉合成 | 第64-72页 |
第三章 基于串联反应的分子间的烯丙基官能化,高效构筑吡唑化吲哚骨架 | 第72-86页 |
第四章 微波促进下,3-羟基-1H-吡咯-2(5H)-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86-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0页 |
附录 | 第110-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12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