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配合物的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芳香羧酸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8-17页 |
·羧酸类配体简介 | 第9-10页 |
·芳香羧酸类配合物简介 | 第10-16页 |
·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叠氮桥联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系列锰(II)的 1,8-萘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21-43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系列 Mn(II)配合物的合成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6页 |
·合成部分 | 第22-23页 |
·系列 Mn(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23-36页 |
·系列 Mn(II)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36-42页 |
·系列 Mn(II)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性质 | 第36-40页 |
·系列 Mn(II)配合物的磁性性质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1,8-萘二甲酸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43-50页 |
·[Zn_6(1,8-nap)_6(phen)_6(H_2O)_(12)](CH_3OH)(H_2O)(5)的合成 | 第43页 |
·[Zn_6(1,8-nap)_6(phen)_6(H_2O)_(12)](CH_3OH)(H_2O)(5)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43-47页 |
·[Zn_6(1,8-nap)_6(phen)_6(H_2O)_(12)](CH_3OH)(H_2O)(5)的性质研究 | 第47-49页 |
·[Zn_6(1,8-nap)_6(phen)_6(H_2O)_(12)](CH_3OH)(H_2O)(5)的红外光谱 | 第47-48页 |
·[Zn_6(1,8-nap)_6(phen)_6(H_2O)_(12)](CH_3OH)(H_2O)(5)的荧光光谱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叠氮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50-62页 |
·配合物[Cu(azpy)(N3)2]_n(6)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50-55页 |
·配合物[Cu(azpy)(N3)2]_n(6)的合成 | 第50页 |
·配合物[Cu(azpy)(N3)2]_n(6)的晶体结构 | 第50-53页 |
·配合物[Cu(azpy)(N3)2]_n(6)的性质 | 第53-55页 |
·配合物{[Zn(azpy)_2(N_3)(H_2O)](ClO_4)(0.5azpy)}_n(7)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55-60页 |
·配合物{[Zn(azpy)_2(N_3)(H_2O)](ClO_4)(0.5azpy)}_n(7)的合成 | 第55页 |
·配合物{[Zn(azpy)_2(N_3)(H_2O)](ClO_4)(0.5azpy)}_n(7)的晶体结构 | 第55-59页 |
·配合物{[Zn(azpy)_2(N_3)(H_2O)](ClO_4)(0.5azpy)}_n(7)的性质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仪器和测量方法 | 第70-71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