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政治调控科学的民主策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大科学时代的呼唤第14-23页
 (一) 科学发展的时代需要——政治干预第14-18页
  1.科学的滥用危及公众生活第14-16页
  2.高风险高投入的科学需要调控发展第16-18页
  3.政治干预是实现科学为民所用必经之路第18页
 (二) 政治干预的理论基础——建制化科学时代三角结构第18-23页
  1.政治主体的责任第19页
  2.普通民众的愿望第19-20页
  3.科学家的任务第20-21页
  4.政治调控科学的方向——科学为民所用第21-23页
二、 实施民主策略的障碍分析第23-31页
 (一) 政治主体在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上的不足第24-26页
  1.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渠道提供不足第24-26页
 (二) 民主决策中科学家的不足表现第26-28页
  1. 自我封闭,远离公众关注第26-27页
  2. 忽视公众作用,忽视科学的普及工作第27-28页
 (三) 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现实缺陷第28-31页
  1.公众在科学知识能力上的不足第28-29页
  2.公众自身参与意识障碍第29-31页
三、 调控科学的民主策略第31-42页
 (一) 以公众利益为主导的公众参与第31-34页
  1.发挥地方性知识对精英决策的有益补充第31-33页
  2. 满足公众实际利益和心理需求第33-34页
 (二) 民主决策中的科学家优势的发挥第34-37页
  1.潜在价值的预见性分析第34-36页
  2.科学传播和普及的源头第36-37页
 (三) 政治主体的参与及强制保障作用第37-42页
  1.民主决策的参与者第37-39页
  2.民主决策的设计与实施者第39-40页
  3.实现调控科学由精英向民主机制的转变第40-42页
四、 实现政治调控科学的民主化的制度分析第42-49页
 (一) 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第42-47页
  1.共识会议第42-44页
  2.协商民意调查第44-46页
  3.我国的公众参与活动的实践第46-47页
 (二) 民主参与模式的特征第47-49页
  1.平等的参与第47-48页
  2.信息获取公开第48页
  3.具有广泛的影响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分”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制备方法及掺杂对Ag/TiO2/Pt异质结电致电阻转变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