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析 | 第24-2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6-28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6-27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27-28页 |
2.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程度实证研究 | 第28-38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8页 |
·IPO抑价的计量模型 | 第28-29页 |
·我国创业板与主板IPO抑价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4页 |
·整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区间IPO抑价程度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不同时间段IPO抑价程度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行业IPO抑价程度比较 | 第33-34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IPO抑价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34-36页 |
·显著性检验的意义 | 第34页 |
·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 | 第34-35页 |
·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 | 第35-36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8-56页 |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38-44页 |
·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的影响 | 第38-40页 |
·投资者行为对IPO抑价的影响 | 第40-42页 |
·公司的成长性对IPO抑价的影响 | 第42-43页 |
·市场热度对IPO抑价的影响 | 第43-44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4页 |
·研究方法及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44-45页 |
·实证分析 | 第45-56页 |
·我国创业板与主板各指标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模型实证检验 | 第48-49页 |
·模型解释变量相关性检验 | 第49-50页 |
·逐步回归法—消除模型的多重共线性 | 第50-51页 |
·异方差性检验 | 第51-52页 |
·异方差处理 | 第52-53页 |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4.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有效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监督其行为 | 第58-59页 |
·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的教育 | 第59页 |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 | 第59-60页 |
·强化交易实时监管制度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