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杂种优势的概述 | 第12页 |
·杂种优势利用简史 | 第12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假说 | 第12-15页 |
·显性假说 | 第13页 |
·超显性假说 | 第13页 |
·上位性效应假说 | 第13-14页 |
·基因网络假说 | 第14页 |
·核质互作模式 | 第14页 |
·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 第14页 |
·基因外改变 | 第14-15页 |
·棉花杂种优势 | 第15-18页 |
·国内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页 |
·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5-17页 |
·棉花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7-18页 |
·棉花遗传效应 | 第18-19页 |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 第19-20页 |
·亲本选配 | 第19-20页 |
·组合配制 | 第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田间设计 | 第22-23页 |
·性状调查及测定 | 第23页 |
·田间调查 | 第23页 |
·室内考种 | 第23页 |
·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23页 |
·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 | 第23-26页 |
·杂种优势 | 第23-24页 |
·相关系数 | 第24页 |
·配合力分析 | 第24页 |
·分析软件 | 第24-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60页 |
·海陆亲本及杂种一代(F_1)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表现 | 第26-27页 |
·海陆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 第27-34页 |
·杂种一代(F_1)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第27-32页 |
·杂种一代(F_1)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第32-34页 |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 第34-41页 |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 | 第34-36页 |
·海陆杂交组合F_1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41页 |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第41-50页 |
·海陆亲本及F_1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41-47页 |
·海陆亲本及F_1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47-50页 |
·海陆杂交组合F_1主要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第50-57页 |
·海陆杂交组合F_1农艺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第50-55页 |
·海陆杂交组合F_1纤维品质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第55-57页 |
·海陆亲本及其杂种生育期表现 | 第57-60页 |
·海陆亲本及其杂种生育期的描述 | 第57-58页 |
·海陆杂种生育期的方差分析 | 第58页 |
·海陆杂种组合生育期两向表分析 | 第58-59页 |
·海陆杂种组合生育期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第59-6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0-68页 |
·性状描述 | 第60页 |
·杂种优势 | 第60-61页 |
·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海陆杂交一代(F_1)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61-62页 |
·海陆杂交一代(F_1)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3页 |
·配合力 | 第63-65页 |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第63-64页 |
·海陆亲本与杂交组合F_1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 第64页 |
·配合力效应估算 | 第64-65页 |
·单一自由度分析 | 第65-66页 |
·生育期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