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技术的晋煤集团赵庄矿通风系统评价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通风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通风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通风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智能评价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6-2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16-18页 |
| ·指标体系法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指标体系法智能评价软件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 第20-25页 |
| ·安全检查表法 | 第20-21页 |
| ·指数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 ·事故树评价方法 | 第22页 |
| ·事件树评价方法 | 第22页 |
| ·基于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 ·基于灰色理论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4页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 | 第24-25页 |
| ·制定评价标准和依据 | 第25-26页 |
| 3 通风系统评价体系 | 第26-38页 |
| ·评价体系理论依据 | 第26页 |
| ·通风系统评价体系 | 第26-38页 |
| ·矿井通风网络主要参数合理性评价 | 第27-29页 |
| ·矿井通风能力评价 | 第29-34页 |
| ·通风机经济合理性评价 | 第34-38页 |
| 4 基于仿真技术的智能化评价软件应用 | 第38-54页 |
| ·赵庄矿通风仿真系统模拟 | 第38-44页 |
| ·仿真系统图 | 第38页 |
| ·仿真系统的数据录入 | 第38-41页 |
| ·矿井网络风流分配仿真 | 第41-44页 |
| ·AutoCAD 二次开发 | 第44-46页 |
| ·CAD 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44-45页 |
| ·ObjectARX 技术的特点 | 第45-46页 |
| ·智能化评价软件 | 第46-47页 |
| ·智能化评价软件的使用 | 第47-54页 |
| ·赵庄矿通风系统图绘制 | 第47-48页 |
| ·通风系统数据的编辑 | 第48-54页 |
| 5 赵庄矿通风系统现状研究 | 第54-65页 |
| ·赵庄矿矿井概述 | 第54页 |
| ·通风系统概述 | 第54-55页 |
| ·赵庄矿通风系统评价 | 第55-65页 |
| ·赵庄矿通风网络主要参数评价 | 第55-56页 |
| ·赵庄矿矿井通风能力评价 | 第56-61页 |
| ·赵庄矿通风机评价 | 第61-62页 |
| ·赵庄矿智能评价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