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犬女:传统与现代的角力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 第11-18页 |
·“败犬”的界定 | 第11页 |
·“败犬”的分类 | 第11-14页 |
·其它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文献回顾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败犬女的形成及现状 | 第18-28页 |
·“败犬女”的形成 | 第18-22页 |
·铺垫期 | 第18-19页 |
·形成期 | 第19-20页 |
·成熟期 | 第20-22页 |
·“败犬女”特殊的生存现状 | 第22-28页 |
·败犬女的社会属性 | 第22-23页 |
·败犬女的生活习性 | 第23-24页 |
·败犬的择偶观 | 第24-28页 |
第三章 败犬的社会影响 | 第28-42页 |
·个人层面 | 第28-33页 |
·正面影响 | 第28-30页 |
·负面影响 | 第30-33页 |
·社会层面 | 第33-42页 |
·女性形象重塑——由传统到现代 | 第33-36页 |
·择偶标准的多元化推进现代化——由传统到现代 | 第36-37页 |
·造成婚姻模式破坏和结构失衡 | 第37-39页 |
·导致社会成本增加和社会资源流失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败犬”风潮的成因分析 | 第42-52页 |
·社会互动及角色认知的角度 | 第42-48页 |
·败犬女的角色互动及角色期待 | 第42-44页 |
·败犬女的社会角色冲突 | 第44-47页 |
·败犬女的社会角色调适 | 第47-48页 |
·社会流动及社会变迁的角度 | 第48-52页 |
·人口的流动及社会结构变迁 | 第48-49页 |
·女性社会地位变迁 | 第49-50页 |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 第52-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52-53页 |
·几点思考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访谈提纲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