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 病原学 | 第12-13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3 致病机理 | 第14-15页 |
4 临床特征 | 第15-16页 |
5 毒力因子 | 第16-22页 |
·志贺毒素 | 第17-18页 |
·紧密粘附素 | 第18-19页 |
·溶血素 | 第19-20页 |
·外膜蛋白 | 第20页 |
·脂多糖 | 第20页 |
·菌毛 | 第20-21页 |
·其他相关因子 | 第21-22页 |
6 EHEC O157:H7的检测方法 | 第22-26页 |
·细菌分离法 | 第22页 |
·血清学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免疫学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7 防控策略 | 第26-29页 |
·消灭传染源 | 第27页 |
·切断传播途径 | 第27页 |
·免疫预防 | 第27-29页 |
研究一 分泌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29-41页 |
摘要 | 第29页 |
ABSTRACT | 第29-30页 |
1 材料 | 第30-31页 |
·菌株 | 第30-31页 |
·动物和细胞株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6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31页 |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31-36页 |
3 结果 | 第36-39页 |
·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 第36-37页 |
·腹水纯化 | 第37页 |
·抗体效价 | 第37页 |
·类测定 | 第37-38页 |
·凝集试验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研究二 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第41-51页 |
摘要 | 第41页 |
ABSTRACT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7页 |
2 结果 | 第47-49页 |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第47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第47-48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成品检验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研究三 大肠杆菌O157:H7人工感染小鼠排菌动态检测 | 第51-57页 |
摘要 | 第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2 结果 | 第54-55页 |
·感染鼠的临床症状 | 第54页 |
·感染鼠的排菌动态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