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13-20页 |
| ·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关于青海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7-19页 |
| ·现有研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的视角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20-23页 |
|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 第25-35页 |
| ·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 第25-30页 |
| ·青海省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 第26-27页 |
| ·从从业人员分析产业结构变化 | 第27-30页 |
| ·青海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30-32页 |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逐渐调整 | 第30页 |
| ·工业主体地位增强 | 第30-31页 |
|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 第31-32页 |
| ·青海省区域、城乡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 第32-35页 |
| 第五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43页 |
| ·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国内比较 | 第35-37页 |
| ·青海省产业结构与西北地区其他省份的横向比较 | 第35-36页 |
| ·青海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的国内比较 | 第36-37页 |
| ·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 第37-40页 |
| ·青海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 ·工业发展不平衡且整体运行质量低 | 第40-41页 |
| ·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 ·工业内部结构发展失衡且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 ·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3-55页 |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检验 | 第43-48页 |
| ·基本理论 | 第44页 |
| ·模型的应用 | 第44-47页 |
| ·协整性检验结果 | 第47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7-48页 |
| ·偏离份额分析 | 第48-51页 |
| ·青海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51-52页 |
| ·基本结论 | 第52-55页 |
| ·青海省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对经济的拉动能力有限 | 第52-53页 |
| ·青海省出口上升乏力且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 | 第53页 |
| ·青海省第二产业未能有效的带动就业增长 | 第53-54页 |
| ·青海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发展水平较低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 ·科学规划第一产业并发展高层次农牧业 | 第55页 |
| ·建立“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 | 第55-56页 |
| ·建立市场运作机制的第三产业 | 第56页 |
| ·将旅游业作为青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