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图像配准概念 | 第8页 |
·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图像配准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图像配准概述 | 第12-24页 |
·图像配准的数学描述和变换模型 | 第12-15页 |
·图像配准的数学描述 | 第12页 |
·空间变换模型 | 第12-15页 |
·图像配准的一般过程 | 第15-16页 |
·配准方法分类 | 第16-17页 |
·图像配准中的重要技术 | 第17-23页 |
·图像预处理技术 | 第17-20页 |
·灰度插值技术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图像配准的优化算法 | 第24-33页 |
·Powell 算法 | 第24-26页 |
·Powell 基本算法 | 第24-25页 |
·改进的Powell 算法 | 第25-26页 |
·Powell 算法在图像配准算法中的应用 | 第26页 |
·遗传算法 | 第26-28页 |
·遗传算法原理 | 第26-27页 |
·遗传操作 | 第27-28页 |
·遗传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 | 第28页 |
·蚁群算法 | 第28-30页 |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蚁群算法的图像算法中的应用 | 第30页 |
·算法性能对比实验 | 第30-33页 |
·算法流程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图像配准中三种相似性测度分析和对比 | 第33-42页 |
·图像相似性测度 | 第33-37页 |
·互信息测度(Mutual information) | 第33-35页 |
·AM 测度(Alignment Metric) | 第35-37页 |
·差方和(Sum of Square Differences) | 第37页 |
·基于三种测度的图像配准结果对比 | 第37-39页 |
·运行时间对比 | 第37-38页 |
·三种测度函数对配准精度影响的对比 | 第38-39页 |
·基于互信息的多模图像配准实验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块互信息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图像配准 | 第42-49页 |
·引言 | 第42页 |
·图像平滑去噪 | 第42-43页 |
·最大分块互信息测度 | 第43-45页 |
·互信息 | 第43页 |
·块对配准系数的意义 | 第43-44页 |
·块对配准系数确定 | 第44页 |
· 分块互信息配准准则 | 第44-45页 |
·图像配准中出界点的处理 | 第45页 |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5-46页 |
·基于分块互信息和 QPSO 的图像配准 | 第4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2D/3D 图像配准 | 第49-56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50页 |
·数据采样 | 第50页 |
·压缩灰度级 | 第50页 |
·配准准则与优化算法 | 第50-52页 |
·互信息配准准则 | 第50-51页 |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51-52页 |
·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 DRR) | 第52-53页 |
·2D-3D 图像配准实验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6页 |
·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