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9页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1-15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第11-12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第12-14页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4页
     ·文献研究总结第14-15页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理论视角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主要概念界定第17-19页
     ·农民工第17页
     ·新生代农民工第17-18页
     ·政治参与第18页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第18-19页
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研究第19-27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特征第19-20页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第20-27页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知水平第20-22页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态度第22-24页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行为第24-27页
3 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第27-33页
   ·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体制和法律因素第27-29页
     ·我国现行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第27-28页
     ·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第28页
     ·没有自己的政治组织第28-29页
   ·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社会因素第29-31页
     ·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第29-30页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第30页
     ·政府责任意识不强第30-31页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的限制第31-33页
     ·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仍然偏低第31-32页
     ·政治参与的经济成本过高第32-33页
4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第33-40页
   ·制度支持:推进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第33-36页
     ·加快以户籍为核心的制度改革步伐第33-34页
     ·推进法制化进程第34-35页
     ·拓宽组织化参与渠道第35-36页
   ·社会支持: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第36-37页
     ·树立政治公平的价值取向第36页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第36-37页
     ·提升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第37页
   ·自身支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和经济地位第37-40页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和技能素质培训工作第37-38页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第38-40页
5 结束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4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44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扩权强县”改革的制度变迁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省L县为例
下一篇:公共视角下城市社区功能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