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举人额数的统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清代科举的研究 | 第13-14页 |
·清代乡试的研究 | 第14-16页 |
·清代乡试举人额数的研究 | 第16-17页 |
·相关概念论述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清代举人定额和增广额 | 第20-31页 |
·清代乡试 | 第20-23页 |
·清代举人定额 | 第23-27页 |
·历朝举人定额 | 第23-26页 |
·五经定额 | 第26-27页 |
·乡试增广额 | 第27-31页 |
·增广额 | 第27-28页 |
·捐输广额 | 第28-31页 |
第3章 清代科举大省的举人额数 | 第31-103页 |
·顺天举人额数 | 第31-46页 |
·江南、江苏、安徽的举人额数 | 第46-66页 |
·江南举人额数 | 第46-49页 |
·江苏举人额数 | 第49-60页 |
·安徽举人额数 | 第60-66页 |
·浙江举人额数 | 第66-72页 |
·江西举人额数 | 第72-78页 |
·湖广、湖北、湖南的举人额数 | 第78-90页 |
·湖广举人额数 | 第78-80页 |
·湖北举人额数 | 第80-84页 |
·湖南举人额数 | 第84-90页 |
·福建、台湾的举人额数 | 第90-103页 |
·福建举人额数 | 第90-95页 |
·台湾举人额数 | 第95-103页 |
第4章 清代科举中省的举人额数 | 第103-145页 |
·山东举人额数 | 第103-109页 |
·河南举人额数 | 第109-116页 |
·山西举人额数 | 第116-122页 |
·广东举人额数 | 第122-128页 |
·陕西、甘肃的举人额数 | 第128-139页 |
·陕西举人额数 | 第128-133页 |
·甘肃举人额数 | 第133-139页 |
·四川举人额数 | 第139-145页 |
第5章 清代科举小省的举人额数 | 第145-163页 |
·广西举人额数 | 第145-151页 |
·云南举人额数 | 第151-157页 |
·贵州举人额数 | 第157-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63-169页 |
·清代举人总体情况 | 第163-165页 |
·清代举人时空分布 | 第165-167页 |
·清代举人社会地位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