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运动目标检测 | 第12-14页 |
·运动目标跟踪 | 第14-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简介 | 第19-39页 |
·视频图像预处理 | 第19-21页 |
·图像去噪 | 第19-20页 |
·图像增强 | 第20-21页 |
·自动阈值确定 | 第21-22页 |
·运动目标检测 | 第22-26页 |
·帧间差分法 | 第22-23页 |
·背景差分法 | 第23-26页 |
·图像形态学处理 | 第26-27页 |
·轮廓提取 | 第27-28页 |
·Phong光照模型及检测阴影的准则 | 第28-32页 |
·Phong光照模型 | 第28-30页 |
·基于Phong物体光照模型的阴影检测算法 | 第30-32页 |
·Mean Shift算法 | 第32-35页 |
·Mean Shift向量 | 第32-33页 |
·Mean Shift算法 | 第33-35页 |
·Camshift算法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9-65页 |
·系统功能分析和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系统实现环境及功能功能模块分布 | 第41页 |
·目标检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1-49页 |
·视频图像预处理 | 第42-43页 |
·背景差分和三帧差分法获取目标二值图像 | 第43-48页 |
·阈值的确定和获取最终运动目标二值图像 | 第48-49页 |
·提取运动目标轮廓 | 第49-51页 |
·阴影检测和去除准则的改进与实现 | 第51-57页 |
·基于Phong光照模型的阴影检测和去除准则的改进 | 第51-53页 |
·改进阴影检测和去除准则的实现 | 第53-56页 |
·阴影检测与去除后的图像处理 | 第56-57页 |
·特征提取和匹配 | 第57-58页 |
·运动目标跟踪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8-61页 |
·单目标跟踪 | 第58-59页 |
·多目标跟踪 | 第59-61页 |
·Kalman预测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3页 |
·系统界面 | 第65-66页 |
·改进阴影判断准则实验分析 | 第66-68页 |
·改进阴影判断准则实验定性分析 | 第66-67页 |
·改进阴影判断准则定量分析 | 第67-68页 |
·“权重直方图”和图像增强实验分析 | 第68-71页 |
·“权重直方图”方法进行目标跟踪 | 第69-70页 |
·图像增强对目标跟踪的影响 | 第70-71页 |
·改进搜索窗口方法实验分析 | 第71-72页 |
·跟踪时间测试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73-75页 |
·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A 部分程序流程图 | 第83-85页 |
A.1 混合高斯模型背景建模流程图 | 第83-84页 |
A.2 OTSU方法获取阈值 | 第84-85页 |
A.3 多目标跟踪流程图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