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连铸中间包最低停浇液位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提出第11-13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提出第12-13页
   ·中间包表面渣层对铸坯质量的影响第13-15页
     ·渣层的形成第13-14页
     ·钢水浇注卷入渣的危害第14-15页
   ·熔融金属液面汇流旋涡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研究成果综述第16-19页
     ·现有理论及实验研究的不足第19-20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第20-23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课题创新点第21页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2章 中间包汇流旋涡形成机理分析第23-41页
   ·概述第23页
   ·汇流旋涡的数学解析第23-26页
     ·问题的提出第23-25页
     ·柱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第25-26页
     ·定常轴对称旋涡运动的简化方程第26页
   ·数学解析的研究思路第26-32页
     ·旋涡流的解析解的研究与进展第26-27页
     ·过去研究成果与存在不足总结第27-28页
     ·数学解析方法第28-29页
     ·数学模型方程解析解第29-31页
     ·解式里参数c_1的确定第31-32页
   ·轴对称旋涡流场分析第32-38页
     ·轴对称旋涡旋流理论计算第32-33页
     ·径向平面上的旋涡速度分布第33-35页
     ·轴向平面上旋涡速度分布第35-37页
     ·涡面形状的确定第37-38页
     ·临界液位高度的判定第38页
   ·渣层厚度对旋涡的影响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中间包汇流旋涡形成的数值模拟第41-65页
   ·模拟模型和物质性质参数的确定第41-44页
     ·相似原理第41-43页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和物质性质参数的确定第43-44页
   ·流场计算的基本理论第44-48页
     ·数值计算软件简介第44-45页
     ·基本模型假设第45页
     ·控制方程与选用模型第45-47页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47-48页
   ·中间包汇流旋涡流动特征模拟与分析第48-60页
     ·中间包模拟结构和模拟方法第48-49页
     ·数值模拟研究参数的选取第49-50页
     ·汇流旋涡模拟结果分析第50-60页
   ·汇流旋涡速度的对比及参数k的确定第60-62页
     ·旋涡速度的对比分析第60-61页
     ·参数k的确定第61-62页
   ·单因素对汇流旋涡特征的影响第62-64页
     ·中间包水口直径对汇流旋涡的影响第62-63页
     ·拉速对汇流旋涡特征的影响第63页
     ·渣层厚度对汇流旋涡的影响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中间包汇流旋涡水模实验研究第65-73页
   ·水模型实验的目的和装置第65-68页
     ·实验目的第65页
     ·相似准数分析第65-66页
     ·模拟实验装置及辅助器材第66页
     ·模型实验参数确定第66-68页
   ·实验研究方法与方案第68-69页
     ·摄影机记录旋涡形成和发展过程第68-69页
     ·实验方法第69页
     ·实验方案第6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2页
     ·测量初始数据第69-7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页
   ·下一步工作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热分析模型与图像处理的中间包渣层厚度测量的研究
下一篇:抚钢30t电炉—炉外精炼工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