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分析模型与图像处理的中间包渣层厚度测量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金属溶液渣层厚度测量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本课题渣厚测量方法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间包渣厚的热分析模型研究 | 第18-32页 |
·测量棒的传热机理分析 | 第18-21页 |
·测量棒传热过程分析 | 第19-20页 |
·测量棒传热微分方程 | 第20-21页 |
·测量棒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21-26页 |
·传热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24-25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25-26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测量棒温度场分析 | 第26-28页 |
·测量棒温度梯度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粒子群ostu方法的图像分割 | 第32-44页 |
·传统的分割算法对目标图像的提取 | 第32-38页 |
·边缘检测对目标图像的提取 | 第32-33页 |
·区域生长算法对目标图像的提取 | 第33-34页 |
·阈值分割算法对目标图像的提取 | 第34-38页 |
·粒子群ostu图像分割算法 | 第38-41页 |
·粒子群ostu图像分割算法的提出 | 第38-39页 |
·粒子群ostu算法的原理 | 第39-41页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41页 |
·图像目标提取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渣厚信息处理 | 第44-64页 |
·噪声来源 | 第44页 |
·图像去噪 | 第44-54页 |
·混合滤波算法 | 第44-52页 |
·效果显示 | 第52页 |
·图像质量评价 | 第52-54页 |
·图像信息转换 | 第54-56页 |
·像素转换 | 第54-55页 |
·灰度转换 | 第55-56页 |
·提取渣厚数据 | 第56-61页 |
·渣厚数据验证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