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综述 | 第14-23页 |
1 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 .有关睡眠的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3 焦虑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4 抑郁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5 提出问题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3-2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3 严格的质量控制 | 第26页 |
4 资料的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28页 |
2 样本的流失 | 第28页 |
3 患者入院第二天的资料分析 | 第28页 |
4 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改善肿瘤行微波消融术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比较 | 第28-31页 |
5 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水平干预的效果 | 第31页 |
6 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抑郁水平干预的效果 | 第31-3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2-37页 |
1 入院第二天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水平分析 | 第32页 |
2 第二天患者焦虑的调查结果 | 第32-33页 |
3 第二天患者抑郁程度的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4 各变量的结果分析如下 | 第34-3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7-38页 |
1 研究结论 | 第37页 |
2 研究的不足 | 第37页 |
3 研究的改进方法 | 第37-38页 |
附图表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发明专利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