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表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稻曲病概述 | 第10-13页 |
·稻曲病的分布、病症与危害 | 第10页 |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稻曲病的发病流行条件 | 第11页 |
·稻曲病菌的侵染过程 | 第11-12页 |
·稻曲病的防治 | 第12-13页 |
2 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 | 第13-14页 |
·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 | 第13-14页 |
3 真菌的HOG1 MAPK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真菌MAPK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14-16页 |
·HOG1 MAPK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稻曲病菌内参基因 | 第20-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总RNA提取与纯化 | 第21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1页 |
·内参基因的选择和引物设计 | 第21-22页 |
·实时定量PCR | 第22页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引物扩增效率及特异性 | 第23-24页 |
·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生长缺陷突变体的筛选 | 第27-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菌株 | 第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抗生素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转化 | 第28-29页 |
·SDS法提取稻曲病菌基因组DNA | 第29页 |
·转化子T-DNA插入的分子检测 | 第29页 |
·TAIL-PCR引物设计、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第29-31页 |
·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31页 |
·稻曲病菌培养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转化 | 第31页 |
·突变体T-DNA插入验证和遗传稳定性的检测 | 第31-32页 |
·致病缺陷突变体分析 | 第32-34页 |
·突变体培养滤液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2页 |
·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32-34页 |
·转化T18的T-DNA侧翼DNA序列扩增及克隆 | 第34-35页 |
·转化T18的T-DNA标记基因的分析和鉴定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稻曲病菌HOG1 MAPK同源基因UvHog1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 第38-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稻曲病菌基因组DNA和RNA提取 | 第38页 |
·稻曲病菌Hog1MAPK同源片段的克隆 | 第38-39页 |
·Hog1MAPK基因的侧翼序列克隆 | 第39页 |
·Hog1MAPK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克隆 | 第39-40页 |
·稻曲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40页 |
·HOG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稻曲病菌Hog1MAPK基因同源片段克隆和侧翼序列扩增 | 第41页 |
·稻曲病菌Hog1MAPK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克隆 | 第41-42页 |
·稻曲病菌Hog1MAPK基因序列及编码氨基酸的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渗透压胁迫下UvHog1的相对表达 | 第43页 |
·稻曲病菌原生质体镜检 | 第43-44页 |
·稻曲病菌HOG1基因敲除载体鉴定 | 第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