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略论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1 和谐社会理念的渊源和理论依据第11-22页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评析第11-14页
     ·我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第11-12页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第12-1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第14-22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第15-17页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和谐社会的思考第17-22页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第22-30页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第22-24页
     ·民主法治第22页
     ·公平正义第22页
     ·诚信友爱第22-23页
     ·充满活力第23页
     ·安定有序第23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23-24页
   ·和谐社会的实质内涵第24-26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4页
     ·人与社会的和谐第24-25页
     ·人与人的和谐第25-26页
     ·人个体的和谐第26页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26-30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26-27页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第27-28页
     ·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第28页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第28-30页
3 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第30-49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认识第30-33页
     ·唯物史观对历史时期的评价第30-31页
     ·和谐社会理论对历史时期的认识深化第31-32页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划分第32-33页
   ·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处理阶级关系的方法论第33-37页
     ·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转变:从阶级矛盾到利益矛盾第33-34页
     ·阶层关系变化亟待方法论指导第34-35页
     ·和谐理念丰富了解决阶层矛盾的方法论第35-37页
   ·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第37-40页
     ·价值取向上:“以人为本”是核心第37-38页
     ·发展动力上:发展仍是第一要义第38页
     ·发展途径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第38-39页
     ·正确认识“和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39-40页
   ·提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课题第40-43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第40-42页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42页
     ·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第42-43页
   ·开创了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新思考第43-46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与发展第43-44页
     ·“和谐世界”理念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第44-45页
     ·“和谐世界”理念蕴含新的世界发展观第45-46页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第46-49页
     ·总体布局的转变: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第46-47页
     ·和谐社会理论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认识深化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分辨率隐马尔可夫模型图像去噪研究
下一篇:基于流处理器的高清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