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南段火成岩储层条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8-9页 |
·国内外火成岩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路线 | 第11-12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火成岩发育特征 | 第13-32页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3-15页 |
·平面发育特征 | 第15-32页 |
·沿主要断裂 | 第15-25页 |
·一定的继承性 | 第25-27页 |
·火成岩走滑错位特征 | 第27-32页 |
第二章 火成岩旋回特征 | 第32-47页 |
·火山喷发旋回划分的目的意义 | 第32页 |
·旋回界面的性质、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 第32-33页 |
·地质界面识别 | 第33页 |
·岩性组合分析 | 第33页 |
·火山喷发旋回划分和特征 | 第33-40页 |
·火成岩旋回划分 | 第33-37页 |
·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 第37-40页 |
·岩相和喷发旋回的地震相特征与识别刻画 | 第40-47页 |
·火成岩相的地震相特征与识别刻画 | 第40-42页 |
·火山喷发旋回的地震相特征与识别刻画 | 第42-47页 |
第三章 火成岩储层条件 | 第47-69页 |
·火成岩储集空间类型、特征及成因 | 第47-53页 |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特征与分布 | 第48-51页 |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特征与分布 | 第51-53页 |
·储集空间影响因素 | 第53-69页 |
·火成岩岩相与储集空间 | 第53-55页 |
·火成岩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 | 第55-59页 |
·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与对应岩性 | 第59-69页 |
第四章 火成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及有利储层预测 | 第69-84页 |
·控制因素分析 | 第69-74页 |
·储集空间类型与控制因素方面 | 第69-71页 |
·成岩作用储集空间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方面 | 第71-72页 |
·火成岩储层控制因素综合研究方面 | 第72-74页 |
·火成岩有利储层预测 | 第74-82页 |
·火成岩储层物性与岩性、岩相、火山喷发旋回的关系 | 第74-82页 |
·火成岩体及其有利区带预测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详细摘要 | 第9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