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正名与正道--荀子名学与伦理政治思想研究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导论第14-29页
第一章 “诸侯异政”与“百家异说”:荀子正名思想产生的背景第29-62页
 第一节 先秦社会与名辩思潮的兴起第29-34页
 第二节 名家、名学与正名第34-38页
 第三节 孔子正名思想与诸子名学第38-62页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第39-42页
  二、墨家名学第42-49页
  三、名家名学第49-53页
  四、《管子》与《尹文子》的名学思想第53-57页
  五、道家名学第57-62页
第二章 解蔽与正名第62-106页
 第一节 解蔽与正心第63-83页
  一、知与蔽第63-66页
  二、遍知与偏知第66-72页
  三、心与虚壹而静第72-79页
  四、非相与择术第79-83页
 第二节 名定而实辨第83-98页
  一、名的含义第83-87页
  二、名与类第87-89页
  三、刑名与礼法第89-92页
  四、名实关系第92-94页
  五、文而致实第94-98页
 第三节 王者制名第98-106页
第三章 言辩与批判第106-146页
 第一节 君子必辩第106-115页
 第二节 言有坛宇第115-128页
  一、言必当理第115-124页
  二、言与不言第124-128页
 第三节 批判诸子第128-146页
  一、实用与人文:墨家的批判第129-136页
  二、情欲寡与人性恶:宋子的批判第136-139页
  三、辩说与实用:名家的批判第139-142页
  四、儒学内部的检讨:孟子的批判第142-146页
第四章 明分与成事第146-182页
 第一节 己物之辩与天人相分第146-163页
  一、己物之辩第147-154页
  二、天人关系第154-158页
  三、化性起伪第158-163页
 第二节 明分使群与群居和一第163-182页
  一、群己之辩第163-167页
  二、族群与社群第167-174页
  三、尊君与抑君第174-182页
结语第182-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5页
后记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EED的小尺度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反事实条件句和大卫·刘易斯的逻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