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及组织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1 导论第18-27页
   ·研究背景第18-2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论文结构第21-25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5-27页
2 雨洪管理研究综述第27-38页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现状第27-32页
   ·国内雨洪管理研究现状第32-38页
3 雨洪的经济学属性第38-63页
   ·雨洪的公益性第38-44页
     ·公共物品的概念第39-40页
     ·公共物品的特性第40-41页
     ·公共物品的类型第41-43页
     ·雨洪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第43-44页
   ·雨洪的公害性第44-53页
     ·公害物品的概念第45页
     ·公害物品的特性第45-46页
     ·外部性理论第46-50页
     ·雨洪作为公害物品的属性第50-53页
   ·雨洪的私人物品属性第53-59页
     ·私人物品概念第53页
     ·产权理论第53-59页
     ·雨洪作为私人物品的属性第59页
   ·雨洪的经济学属性对雨洪管理机制的启示第59-61页
     ·雨洪的公益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第59-60页
     ·雨洪的公害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第60页
     ·雨洪的私人物品属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第63-97页
   ·传统排放管理的问题第63-67页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必要性第67-71页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可行性第71-74页
   ·雨洪管理模式选择第74-94页
     ·城市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第74-80页
     ·城市小区雨洪管理模式第80-85页
     ·农村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第85-90页
     ·农村居民点(农村生活单户)雨洪自集自用模式第90-94页
   ·本章小结第94-97页
5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组织政策第97-126页
   ·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原因第97-102页
   ·博弈视角下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组织政策研究第102-124页
     ·博弈论基本原理第102-104页
     ·政府与各建设单位之间的博弈第104-118页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第104-105页
       ·双方博弈带来的重要启示第105-106页
       ·“囚徒困境”状态下城市政府应采取的组织政策第106-115页
       ·“囚徒困境”状态下农村政府应采取的组织政策第115-118页
     ·农村居民点(农村生活单户)有限理性博弈分析第118-124页
       ·有限理性博弈分析框架第118-119页
       ·单种群进化博弈分析——两人对称博弈第119-121页
       ·两人对称博弈带来的重要启示第121-122页
       ·农村生活单户雨洪收集利用的组织政策第12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6 雨洪管理模式的升级——产业化政策的雨洪管理第126-153页
   ·雨洪利用产业基本概论第126-135页
     ·产业和雨洪利用产业的概念第126页
     ·雨洪利用产业的特点第126-128页
     ·雨洪利用产业化理论基础第128-135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方式及影响机制第135-147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第135-139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理论第139-141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第141-147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第147-151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的路径选择第147-148页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48-151页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53-161页
   ·研究结论第153-159页
   ·研究展望第159-16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1-170页
致谢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牵引制动的计算和研究
下一篇: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调研报告--以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