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水源水臭氧接触反应器结构和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25页 |
·臭氧活性炭和臭氧氧化 | 第10-12页 |
·臭氧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溴酸盐控制概述 | 第15-17页 |
·臭氧接触反应器优化 | 第17-25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2章 引黄水源水水质特性分析 | 第27-43页 |
·引黄水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第27-37页 |
·引黄水水质年内年际变化 | 第27-34页 |
·引黄水质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引黄水水质指标累积频率分布 | 第35-37页 |
·引黄水水质沿程变化特征 | 第37-41页 |
·水厂外水质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水厂内水质变化特征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臭氧接触池结构优化研究 | 第43-73页 |
·优化评价指标 | 第43-46页 |
·臭氧灭活动力学 | 第43-44页 |
·液龄分布函数 | 第44-46页 |
·优化方法和优化工具 | 第46-48页 |
·优化方法 | 第46-47页 |
·优化工具 | 第47-48页 |
·CFD 模拟臭氧接触池流场 | 第48-56页 |
·几何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流体模型选择 | 第50-51页 |
·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51-53页 |
·FLUENT 求解过程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56页 |
·模拟结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56-60页 |
·臭氧接触池模拟结果 | 第56-59页 |
·问题分析 | 第59-60页 |
·优化方案及优化结果 | 第60-72页 |
·缩小反应室宽度 | 第60-63页 |
·增设导流板 | 第63-69页 |
·增大高宽比 | 第69-72页 |
·讨论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臭氧投加方式对臭氧利用率的影响 | 第73-95页 |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73-80页 |
·中试试验装置 | 第73-75页 |
·实验水质 | 第75-76页 |
·分析方法 | 第76页 |
·计算方法 | 第76-80页 |
·各级臭氧接触柱臭氧利用率及有机物去除率变化 | 第80-81页 |
·臭氧浓度和流量对臭氧利用率的影响 | 第81-82页 |
·臭氧投加量对臭氧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82-87页 |
·臭氧投加量对臭氧吸收率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 | 第82-84页 |
·臭氧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84-87页 |
·臭氧投配比例对臭氧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87-94页 |
·三点投加对臭氧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87-91页 |
·两点及单点投加对臭氧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铵盐对溴酸盐生成控制研究 | 第95-115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95-97页 |
·臭氧连续投加时加铵控制溴酸盐 | 第97-108页 |
·臭氧投加量和 CT 值计算 | 第97-98页 |
·臭氧投加量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98-102页 |
·氨氮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102-108页 |
·臭氧投加量与臭氧进气浓度的关系 | 第108页 |
·臭氧间断投加时加铵控制溴酸盐 | 第108-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建议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