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工作区以往工作成果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以往工作程度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外成矿预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本次研究工作和主要认识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4-23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17页 |
·区域地层 | 第14页 |
·区域构造 | 第14-15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5-16页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6-17页 |
·个旧矿区地质特征 | 第17-20页 |
·高松矿田地质特征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 | 第23-35页 |
·矿区地层 | 第23-24页 |
·矿区构造 | 第24-27页 |
·褶皱 | 第24-25页 |
·断裂 | 第25-27页 |
·矿体特征 | 第27-35页 |
·矿体形态特征 | 第27页 |
·典型矿床(体)地质特征 | 第27-35页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 第35-47页 |
·矿石常量元素特征 | 第35-36页 |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 第36-39页 |
·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第39-41页 |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2页 |
·铅同位素特征 | 第41-42页 |
·硫同位素特征 | 第42页 |
·液体包裹体特征 | 第42-43页 |
·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特征 | 第43-47页 |
·原生晕垂直分带方法 | 第43-44页 |
·矿体原生晕垂直分带模式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62页 |
·矿区构造岩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第48-50页 |
·芦塘坝矿段地表构造原生晕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第48页 |
·1920米中段构造原生晕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第48-49页 |
·1820米中段构造原生晕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第49-50页 |
·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50-59页 |
·矿区地表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51页 |
·1920米中段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51-56页 |
·1820米中段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56-59页 |
·矿床成因探讨 | 第59-62页 |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的矿床成因探讨 | 第59页 |
·芦塘坝矿段矿床成因探讨 | 第59-62页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第62-68页 |
·基本方法和思路 | 第62-63页 |
·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 第63-64页 |
·靶区优选 | 第64-66页 |
·工程验证方案设计 | 第66-67页 |
·成矿预测效果 | 第67-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A: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73-76页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