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概述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的产生 | 第13-17页 |
一、跨国征税实践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二、传统常设机构及其局限 | 第15页 |
三、新型常设机构的产生及其种类 | 第15-17页 |
四、劳务型常设机构地位争鸣 | 第17页 |
第二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一、对劳务型常设机构征税的可行性 | 第17-19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缺失 | 第19-20页 |
三、国际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混乱 | 第20页 |
第三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定义和定义要素 | 第20-22页 |
一、劳务型常设机构定义对认定规则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定义 | 第21页 |
三、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定义要素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一般理论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传统常设机构认定规则及其借鉴意义 | 第22-27页 |
一、传统常设机构的要素 | 第22页 |
二、常设机构的固定性 | 第22-24页 |
三、常设机构的联系性 | 第24-25页 |
四、常设机构的营业性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传统三要素理论视角下的劳务型常设机构 | 第27-29页 |
一、常设机构一般认定规则对劳务型常设机构的适用性 | 第27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固定性 | 第27-28页 |
三、劳务型常设机构的联系性 | 第28页 |
四、劳务型常设机构的营业性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的特殊要件 | 第29-31页 |
一、劳务型常设机构的特殊性 | 第29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劳务”要件 | 第29-30页 |
三、劳务型常设机构的时空要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劳务”的认定规则 | 第31-48页 |
第一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劳务人员”的认定规则 | 第31-34页 |
一、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劳务人员”的种类 | 第31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中“雇员”的认定规则 | 第31-33页 |
三、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其他人员”的认定规则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劳务活动”的认定规则 | 第34-42页 |
一、“劳务活动”的内涵 | 第34-35页 |
二、“劳务活动”的列举性外延 | 第35-37页 |
三、“劳务活动”的排除性外延 | 第37-42页 |
第三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劳务所得”的认定规则 | 第42-48页 |
一、“劳务所得”界定的原则 | 第42-45页 |
二、“劳务所得”界定的方法 | 第45-46页 |
三、“劳务所得”的扣除项目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时空的认定规则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时间的认定规则 | 第48-52页 |
一、时间认定对劳务型常设机构的意义 | 第48页 |
二、时间认定的标准 | 第48-49页 |
三、时间认定标准的计算 | 第49-52页 |
第二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中空间的认定规则 | 第52-54页 |
一、常设机构空间界定的一般学说 | 第52页 |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空间界定的特殊原则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