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逻辑思路 | 第13-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原理概述 | 第17-29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概述 | 第17-24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概念 | 第17-18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方式 | 第18-20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作用 | 第20-24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中的原告资格确定的意义和价值 | 第24-29页 |
·原告资格的概念 | 第24页 |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种类 | 第24-26页 |
·确定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2.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比较研究 | 第29-46页 |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确定的实践 | 第29-38页 |
·在原告范围上的发展 | 第30-34页 |
·判断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标准 | 第34-38页 |
·全面促进集体诉讼,广泛的社会团体享有诉讼主体资格 | 第38页 |
·欧盟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确定制度的发展 | 第38-40页 |
·其他国家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确定制度的实践 | 第40-43页 |
·德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发展 | 第40-42页 |
·英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立法发展 | 第42-43页 |
·日本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规定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6页 |
3.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完善 | 第46-57页 |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制度 | 第46-50页 |
·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之解读 | 第46-49页 |
·我国民事诉讼原告资格对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约束 | 第49-50页 |
·我国反垄断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完善 | 第50-57页 |
·适当扩大原告资格范围的必要性 | 第50页 |
·确定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中原告资格范围的原则 | 第50-52页 |
·我国反垄断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的完善 | 第52-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