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运营期老旧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与治理方法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前言第12-13页
   ·我国既有隧道渗漏水病害情况及研究现状第13-18页
   ·隧道防排水技术发展第18-21页
     ·国内防排水技术发展第18-20页
     ·国外防排水技术发展第20-2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既有隧道病害的检测方法第23-38页
   ·既有隧道病害检测内容第23-29页
   ·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上的应用第29-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既有隧道渗漏水病害等级划分原则及标准第38-47页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第38-39页
   ·国内外既有隧道病害分级相关规范及经验第39-42页
     ·日本变异隧道健全度判定等级及标准第39-40页
     ·TDD专家系统对隧道病害的分级及标准第40-41页
     ·运营隧道状态的综合判断模型第41-42页
     ·铁道部桥隧建筑物劣化等级划分与标准第42页
   ·既有隧道渗漏水病害分级与标准的研究第42-47页
     ·分级方法第42-43页
     ·隧道病害的单因素判定的量化标准第43-46页
     ·隧道病害的总体分级及评判方法第46-47页
第四章 既有隧道维护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理念第47-59页
   ·隧道维护管理日益重要第47-48页
   ·引进资产维管概念进行全方位评估第48-49页
   ·全生命周期 维护管理特性第49-51页
   ·国内外隧道维护管理经验第51-56页
   ·国外隧道维护准则对比第56-57页
   ·隧道维护工程展望第57-59页
第五章 沈丹线隧道渗漏水情况调查分析和分类研究第59-76页
   ·沈阳铁路局既有隧道情况及分析第59-60页
   ·沈丹线典型隧道渗漏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分类第60-68页
   ·既有隧道渗漏水及冻害第68-73页
   ·既有隧道水害水源分析第73-74页
   ·隧道水害成因及冻害成因第74-76页
第六章 既有隧道渗漏水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第76-98页
   ·渗漏水病害治理基本原则第76-77页
   ·点状漏水的治理第77-78页
     ·直接堵塞法第77页
     ·注浆堵漏法第77-78页
   ·面状漏水的治理第78-90页
     ·喷射法、涂层法第78-80页
     ·防水板防水法第80-83页
     ·防水薄膜法第83-84页
     ·面状漏水的注浆治理第84-90页
   ·接缝漏水的治理第90-94页
     ·导水法第90-93页
     ·止水法第93-94页
   ·基底水害和集中涌水的治理第94-97页
     ·引流第95页
     ·降低水位法第95-97页
     ·集中涌水的注浆治理第97页
   ·小结第97-98页
第七章 沈丹线分水岭隧道病害探查与治理第98-111页
   ·沈丹线分水岭隧道地质概况及现场渗漏水调查第98页
   ·沈丹线分水岭隧道渗漏水地质雷达检测第98-102页
   ·分水岭隧道渗漏水综合治理方案第102-11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2页
   ·主要结论第111页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5-11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泛区二灰土底基层道路结构界面设计研究
下一篇:刚架拱桥加固机理研究及加固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