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道路层间接触问题的研究 | 第12-17页 |
·黄泛区二灰土强度研究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黄泛区二灰粉质土强度设计标准的研究 | 第20-26页 |
·黄泛区粉质土的特性 | 第20-21页 |
·黄泛区二灰稳定粉质土配合比设计强度标准的研究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等级公路层间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4页 |
·接触非线性问题概述 | 第26-29页 |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接触非线性问题有限元分析概论 | 第27-29页 |
·等级公路层间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考虑层间接触条件的等级公路结构性能分析 | 第34-66页 |
·不同层位接触状态变化时拉应力影响分析 | 第34-42页 |
·不同层位接触状态变化时结构层最大拉应力分析 | 第34-38页 |
·不同层位接触状态变化对结构层拉应力分布的形晌分析 | 第38-42页 |
·不同层位接触状态变化时剪应力影响分析 | 第42-48页 |
·不同层位接触状态变化时最大剪应力分析 | 第42-45页 |
·层间接触状态变化时轮载中心及轮侧中心处剪应力分布分析 | 第45-48页 |
·不同层位层间接触条件对路表弯沉的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不同层位层间接触条件对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 第50-59页 |
·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研究的情况 | 第50-52页 |
·路表最大弯沉控制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52-55页 |
·结构层最大拉应力控制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55-59页 |
·层间界面位移与层间剪应力分析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考虑界面接触条件的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 第66-74页 |
·层间接触状态对等级公路结构设计的影响 | 第66-68页 |
·考虑层间接触状态时结构层层底拉应力设计指标的修正 | 第68-70页 |
·层间接触不良时层间抗剪强度指标的探讨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4-7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4-76页 |
·创新点 | 第76页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