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概述第9-16页
 (一) 代表人诉讼的概念第9页
 (二)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特征第9-10页
  1、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征第9-10页
  2、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征第10页
 (三)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0-12页
  1、共同诉讼理论第10-11页
  2、任意诉讼担当理论第11-12页
 (四)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国外群体诉讼制度的对比第12-16页
  1、国外的群体诉讼制度第12-14页
  2、我国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与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第14页
  3、我国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与美国的集团诉讼第14-16页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实考察第16-26页
 (一) 我国当前群体性纠纷的主要类型第16-17页
  1、劳动争议纠纷第16页
  2、房地产纠纷第16-17页
  3、涉农纠纷第17页
  4、证券市场纠纷第17页
  5、其他大规模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第17页
 (二) 我国法院处理群体案件的司法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7-23页
  1、最高人民法院处理群体案件的司法政策第18-20页
  2、各地方法院处理群体案件的司法政策第20-21页
  3、法院处理群体案件的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4、法院冷落代表人诉讼的原因分析第23页
 (三)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缺失第23-26页
  1、我国法律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第24页
  2、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条件过于严格第24页
  3、权利登记的程序要件有待缓和第24-25页
  4、代表人的确定方式既脱离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实际,又缺乏灵活性第25页
  5、诉讼代表人没有实体处分权第25-26页
三、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6-32页
 (一) 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相关立法第26-27页
 (二) 扩大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第27-28页
 (三) 修改当前的权利登记程序第28页
 (四) 代表人产生方式的完善第28-29页
 (五) 赋予诉讼代表人对于被代表群体的权益的实体处分权第29页
 (六) 设置代表人诉讼激励机制第29-30页
 (七) 健全法院的内部激励机制,以提高法院适用代表人诉讼的积极性第30-31页
  1、建立宏观成本收益核算机制第30页
  2、建立科学的法院内部考核机制第30-31页
 (八) 完善团体诉讼制度第31-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权力监督
下一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