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构架和方法第11-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2 激励等相关概论与教师“能力人”假设第15-28页
   ·相关概念第15-16页
     ·激励第15页
     ·需要第15-16页
   ·激励的经典理论第16-18页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16-17页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17-18页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18页
   ·基于人性假设的高校教师“能力人”与“以能为本”第18-26页
     ·人性假设的相关概念第18-19页
     ·人性假设理论第19-22页
     ·高校教师的“能力人”假设第22-24页
     ·“以能为本”的激励思想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我国高校教师的特征及激励管理现状第28-37页
   ·高校教师的劳动、个性、需要及内心冲突特征第28-33页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第28-29页
     ·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第29-30页
     ·高校教师的需要特征第30-33页
     ·高校教师的精神压力及内心冲突特点第33页
   ·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教师的激励现状分析第33-36页
     ·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教师激励的现状第34-35页
     ·高校教师激励障碍分析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实证研究:高校教师需要与工作满意度现状第37-45页
   ·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第37-39页
     ·问卷设计第37页
     ·访谈设计第37-38页
     ·研究对象第38-39页
   ·高校教师需要现状第39-40页
   ·高校教师满意度状况第40-43页
     ·高校教师满意度的整体特征第40页
     ·高校教师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第40-43页
   ·总结讨论:教师的满意度特征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高校教师激励措施善建议第45-57页
   ·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的总体思路第45-46页
     ·坚持“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第45页
     ·依据高校教师“能力人”假设,坚持“能本激励”原则第45-46页
   ·深入了解教师需要结构,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辨证统一第46-47页
     ·管理者必须把握教师的真实需要第46页
     ·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46-47页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第47-49页
     ·制定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第47-48页
     ·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师实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48-49页
   ·改革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逐步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第49-51页
     ·根据学校定位,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第50页
     ·科学的设置岗位目标第50页
     ·签订聘任合同,加强考核管理第50页
     ·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第50-51页
   ·完善考核评估体系第51-52页
     ·考评程序要公开第51页
     ·考评标准要完善第51页
     ·考评手段要多样第51-52页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柔性的报酬制度第52-53页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证教师收入稳定、持续的增长第52页
     ·必须坚持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第52-53页
     ·将业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第53页
   ·优化内部环境,创造教师民主参与及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第53-56页
     ·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第53-56页
     ·创建公平的制度环境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束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61-65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65-66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6-67页
独创性声明第67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本体的智能信息检索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反法西斯宣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