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汉语语音声调识别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语音识别的意义及应用第9页
   ·语音识别历史及现状第9-10页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历程第10页
   ·本文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第11页
   ·本文研究目标和时间安排第11-12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语音识别系统的概述第14-24页
   ·语音信号的产生模型第14页
   ·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其识别原理第14-15页
     ·语音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第15页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技术第15-21页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和滤波第15-16页
     ·语音信号的预加重处理第16-17页
     ·语音信号的分帧和加窗处理第17-21页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仿生模式识别第24-34页
   ·仿生模式识别的概述第24-25页
   ·仿生模式识别与普通模式识别的区别第25-26页
   ·仿生模式识别的数学基础-----高维几何空间第26-31页
     ·高维空间第26-27页
     ·高维空间中的子空间第27-28页
     ·高维空间中的点覆盖理论第28-31页
   ·仿生模式识别的实现----多权值神经元人工神经网络第31-33页
     ·高维空间中神经元的几何对应关系第31-32页
     ·覆盖区域的构建算法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汉语声调系统和特征提取第34-51页
   ·汉语语音声调系统第34-35页
     ·汉语声调第34页
     ·汉语声调的表示方法第34-35页
     ·声调识别第35页
   ·特征提取第35-50页
     ·汉语语音的采集第35-36页
     ·汉语语音分割第36-40页
     ·提取基音频率第40-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声调识别和汉语语音识别模型第51-57页
   ·声调的识别第51-54页
     ·常用的识别方法第51-52页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声调识别第52-54页
   ·汉语语音模型第54-55页
     ·基于三元素的决策树模型第5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本论文的总结第57页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复杂度H.264/AVC帧内预测的改进算法
下一篇:带权重估计的H.264运动补偿预测的改进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