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

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

绪论 华夷秩序与古代东北亚政治关系第1-11页
第一章 四至六世纪的东北亚政局第11-54页
 第一节 、 四至五世纪的百济第11-22页
  一、 百济的崛起第11-13页
  二、 百济的中衰及两个百济辨第13-16页
  三、 六世纪以前百济都城的变迁第16-18页
  四、 百济的对外关系及东北亚政局第18-22页
 第二节 、 四至五世纪的高句丽第22-33页
  一、 高句丽的崛起第22-24页
  二、 高句丽东川王迁都的平壤的位置第24-26页
  三、 高句丽长寿王迁都的平壤非今平壤第26-27页
  四、 平壤城与国内城和长安城的关系第27-28页
  五、 别都、三京说辨析第28-33页
 第三节 、 六世纪以前倭国对东北亚的政策及其影响第33-45页
  一、 倭国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利益第33-35页
  二、 倭国在朝鲜半岛的进退第35-37页
  三、 倭五王请封的目的和影响第37-39页
  四、 从东北亚几国的封爵看当时东北亚的政局第39-45页
 第四节 、 新罗的崛起和东北亚政局的变迁第45-54页
  一、 百济的中兴及其夭折第45-47页
  二、 新罗的崛起和扩张第47-49页
  三、 高句丽迁都长安城的国际形势分析及其影响第49-50页
  四、 东北亚外交的新格局第50-54页
第二章 六世纪中后期至七世纪初东北亚政局的变迁第54-81页
 第一节 、 隋初对东北亚的政策及其影响第54-61页
  一、 半岛三国冲突加剧第54-55页
  二、 文帝的东北亚政策分析第55-57页
  三、 文帝时隋丽矛盾冲突第57-61页
 第二节 、 六至七世纪初倭国对东北亚的政策及其影响第61-68页
  一、 任那问题第61-63页
  二、 倭罗矛盾和冲突第63-64页
  三、 倭丽关系的调整第64-65页
  四、 倭罗矛盾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第65-68页
 第三节 、 隋丽战争及其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第68-81页
  一、 隋丽战争原因分析第68-70页
  二、 隋丽战争时间的选定与东北亚政局第70-72页
  三、 隋丽战争规模及双方的兵力第72-75页
  四、 隋丽战争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第75-81页
第三章 发 唐初向东北亚的进取及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第81-120页
 第一节 、 唐高祖对东北亚的政策第81-86页
  一、 唐丽关系的正常化第81-82页
  二、 唐高祖的东北亚政策第82-86页
 第二节 、 东北亚两大军政集团的形成及冲突第86-99页
  一、 唐丽关系的恶化第86-88页
  二、 贞观年间半岛三国战争的加剧第88页
  三、 丽济关系的调整第88-89页
  四、 东北亚两大军政集团的形成第89-91页
  五、 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原因第91-92页
  六、 唐太宗对高句丽的征伐第92-99页
 第三节 、 百济的灭亡及唐倭白江之战第99-108页
  一、 东北亚局势及唐高宗的对策第99-102页
  二、 百济灭亡及白江之战第102-104页
  三、 倭国救援百济的原因第104-105页
  四、 白江之战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第105-108页
 第四节 、 高句丽的灭亡及其影响第108-120页
  一、 高句丽的灭亡第108-111页
  二、 唐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第111-114页
  三、 唐罗关系的破裂第114-120页
第四章 西北局势恶化与唐从东北亚的后退第120-136页
 第一节 、 吐蕃崛起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第120-128页
  一、 唐蕃矛盾激化,唐军被迫两线作战第120-123页
  二、 唐军顾此失彼与新罗完成统一第123-125页
  三、 唐朝规划的东北亚新体制的破产第125-128页
 第二节 、 唐、罗、倭鼎立格局的形成第128-136页
  一、 唐倭关系的调整第128-131页
  二、 罗倭关系的调整第131-132页
  三、 唐、罗、倭鼎立格局的形成第132-133页
  四、 唐罗关系的性质第133-136页
结束语第136-13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37-144页
后记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纳米技术产业化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