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导论第12-19页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结构第18-19页
2. 国家文化安全基本问题概说第19-30页
   ·关于文化第19-24页
     ·文化的概念第19-21页
     ·文化的结构与特性第21-22页
     ·文化的作用第22-24页
   ·关于国家安全第24-26页
     ·安全第24-25页
     ·国家安全第25页
     ·国家安全观第25-26页
   ·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第26-30页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概念第26-27页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和特点第27-29页
     ·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霸权第29-30页
3.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30-49页
   ·毛泽东: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基础的奠定第30-33页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反对和平演变第30-31页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第31-32页
     ·提供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第32-33页
   ·邓小平: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初步形成第33-39页
     ·实现了文化战略上由封闭防御向开放竞争的转变第33-35页
     ·明确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对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第35-37页
     ·树立了“三个面向”和“四有公民”的长远目标第37-39页
   ·江泽民: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发展第39-43页
     ·完成了文化建设的话语转变第39-41页
     ·奠定了新安全观的广泛基础第41-42页
     ·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42-43页
   ·胡锦涛: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丰富第43-49页
     ·进一步丰富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和理论第43-45页
     ·确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第45-46页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构想第46-49页
4. 新世纪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形势的SWOT 分析第49-79页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优势分析(S)第49-57页
     ·国家综合国力持续不断增强第49-52页
     ·国家文化安全认识程度提高第52-54页
     ·国家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第54-57页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劣势分析(W)第57-65页
     ·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第57-59页
     ·非主流文化带来严峻挑战第59-63页
     ·淡化意识形态倾向的泛滥第63-65页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机遇分析(O)第65-71页
     ·全球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第65-67页
     ·市场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第67-69页
     ·信息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第69-71页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威胁分析(T)第71-79页
     ·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侵袭第71-73页
     ·霸权国家有意的“西化”策略第73-76页
     ·外国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掠夺第76-79页
5. 新世纪建设先进文化视阈下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对策第79-110页
     ·SO 战略:强化优势,抓住机遇,打牢先进文化根基第79-86页
     ·夯实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第79-82页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82-85页
     ·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第85-86页
     ·ST 战略:强化优势,直面威胁,引领先进文化创新第86-95页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第87-90页
     ·借鉴各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益经验第90-93页
     ·践行文化发展上的综合创新第93-95页
     ·WO 战略:弥补劣势,抓住机遇,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第95-101页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95-97页
     ·努力促进文化的先进性第97-99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99-101页
     ·WT 战略:弥补劣势,直面威胁,确保先进文化发展第101-110页
     ·强化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第102-104页
     ·全方位保护国家文化资源第104-106页
     ·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第106-110页
6.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后记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联二十年代的党内斗争研究--兼谈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
下一篇:热拉尔·热奈特修辞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