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以及目标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页 |
2 网格概述 | 第11-20页 |
·网格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什么是网格 | 第12页 |
·网格的分类 | 第12-13页 |
·网格的特点 | 第13页 |
·网格体系结构 | 第13-19页 |
·五层沙漏模型 | 第13-15页 |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 | 第15-17页 |
·开放网格服务基础设施(OGSI) | 第17-18页 |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WSRF) | 第18-19页 |
·网格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国外领域 | 第20页 |
·国内领域 | 第20页 |
3 Globus Toolkit 4平台介绍 | 第20-25页 |
·Globus Toolkit 4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Globus Toolkit 4组件介绍 | 第22-24页 |
·公共运行时(Common Runtime) | 第23页 |
·安全(Security) | 第23页 |
·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 | 第23页 |
·执行管理(Execution Management) | 第23-24页 |
·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 | 第24页 |
·Globus Toolkit 4容器介绍 | 第24-25页 |
4 网格数据传输机制的研究 | 第25-31页 |
·GridFTP协议概述 | 第25-26页 |
·GridFTP协议原理 | 第26-28页 |
·GridFTP协议基础—传统FTP协议的文件传输原理 | 第27-28页 |
·GridFTP协议—第三方控制的文件传输原理 | 第28页 |
·GridFTP协议传输功能介绍 | 第28-29页 |
·传送模式 | 第28-29页 |
·错误恢复与重起 | 第29页 |
·GridFTP协议安全介绍 | 第29-30页 |
·GridFTP协议新传输机制介绍 | 第30-31页 |
·并行传输(Parallel Transfer) | 第30页 |
·带状传输(Tripped Transfer) | 第30页 |
·部分数据传输(Partial Data Transfer) | 第30-31页 |
·可重起传输(Restartable Data Transfer) | 第31页 |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1-51页 |
·环境搭建 | 第31-32页 |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1-32页 |
·GridFTP命令行实现 | 第32-35页 |
·匿名模式 | 第32页 |
·标准FTP Client | 第32-33页 |
·两方传输 | 第33页 |
·三方传输 | 第33-34页 |
·GSI安全传输 | 第34-35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5-39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数据传输部分的设计 | 第36-39页 |
·数据传输部分的实现 | 第39-51页 |
·底层部分实现 | 第40-45页 |
·用户层部分实现 | 第45-51页 |
6 集成GridFTP协议的进一步了解 | 第51-52页 |
7 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