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李车运用问题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行包货物运输需求增大 | 第10页 |
| ·小件快运业竞争激烈 | 第10-11页 |
| ·铁路六次大提速对行李车运输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对行包运输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对铁路行李车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行包运输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快递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我国铁路行包运输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 ·铁路行包运输市场定位及货源结构 | 第18-19页 |
| ·行包运输市场定位情况 | 第18页 |
| ·行包货源结构 | 第18-19页 |
| ·铁路行包运量情况 | 第19-20页 |
| ·铁路行包办理站作业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 ·铁路提速调图对行包运输的影响 | 第21-22页 |
| ·铁路行包运输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 3 行李车运输组织方式调整 | 第24-42页 |
| ·行李车运输组织方式调整的总体思路 | 第24页 |
| ·行李车运输组织方式调整 | 第24-32页 |
| ·运输组织方式调整的步骤 | 第24-25页 |
| ·影响行包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 | 第25-26页 |
| ·节点站的选择 | 第26-30页 |
| ·发展公铁联运 | 第30-32页 |
| ·行包中转运输 | 第32-36页 |
| ·中转网络描述 | 第33-34页 |
| ·中转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中转网络模型求解 | 第35页 |
| ·中转运输的其他问题 | 第35-36页 |
| ·旅客行李运输方案 | 第36-38页 |
| ·信息系统的建设 | 第38-42页 |
| ·行包行李车小件货物运输作业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 ·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 ·行包追踪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40页 |
| ·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40-42页 |
| 4 行李车车辆结构改造 | 第42-57页 |
| ·行李车车辆改造的必要性 | 第42-46页 |
| ·现行行李车的内部空间使用情况 | 第42-45页 |
| ·取消中途作业对行李车利用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行李车车体结构改造的思路 | 第46-48页 |
| ·车体设计方案 | 第48-57页 |
| ·行李车车体钢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 ·底架强度评定 | 第49-54页 |
| ·估算车体长度 | 第54-57页 |
| 5 改进效果分析 | 第57-59页 |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57-58页 |
| ·客户满意度 | 第58页 |
| ·规模效益 | 第58页 |
| ·劳动资源节约 | 第58-59页 |
| 6 结论 | 第59-61页 |
|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9-60页 |
| ·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A | 第63-69页 |
| 附录B | 第69-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