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立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立题依据 | 第10页 |
·知母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本草学及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知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知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知母资源现状 | 第15-16页 |
·知母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拟解决问题 | 第18页 |
·预期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2 实验总体设计 | 第19-34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知母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 第19页 |
·知母化学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页 |
·知母微量元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页 |
·知母化学组分特征综合分析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样品收集 | 第21-22页 |
·药材取样和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栽培试验设计及取样处理 | 第23-24页 |
·分析方法 | 第24-34页 |
·皂苷类成分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黄酮类成分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总多糖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粗脂肪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粗蛋白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3 知母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 第34-43页 |
·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34-36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第34页 |
·典型图谱分析 | 第34-36页 |
·全国主要产地野生知母指纹图谱分析 | 第36-39页 |
·栽培知母指纹图谱分析 | 第39-41页 |
·道地产区野生和栽培知母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知母中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3页 |
·影响皂苷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因素 | 第43-48页 |
·气候因子与皂苷类成分的关系分析 | 第43-45页 |
·栽培措施对皂苷类成分含量影响 | 第45-48页 |
·影响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因素 | 第48-51页 |
·气候因子与黄酮类成分的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栽培措施对黄酮类成分含量影响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5 知母中初生产物组分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1页 |
·不同产地初生产物组分含量差异 | 第53-56页 |
·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差异 | 第53-55页 |
·知母总多糖含量差异 | 第55-56页 |
·气候因子与初生产物组分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与粗脂肪、粗蛋白相关分析 | 第56页 |
·与知母总多糖相关分析 | 第56页 |
·栽培措施对初生产物组分含量影响研究 | 第56-59页 |
·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对其影响 | 第56-57页 |
·移栽密度对其影响 | 第57-58页 |
·施肥配比对其影响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6 知母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2页 |
·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 第61-66页 |
·野生知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 | 第61-64页 |
·栽培知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 | 第64-66页 |
·气候因素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 第66页 |
·栽培措施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 第66-70页 |
·生长年限对其含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喷钾肥对其含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施肥配比对其含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7 知母化学组分特征综合分析 | 第72-80页 |
·化学组分含量范围研究 | 第72-75页 |
·数据来源 | 第72-7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73-75页 |
·化学组分含量范围 | 第75页 |
·有效成分与其他组分关系分析 | 第75-78页 |
·野生知母有效成分与其他组分关系分析 | 第75-77页 |
·栽培措施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80-85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