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3-16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4-15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 2 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相关概况 | 第16-21页 |
| ·支付体系概述 | 第16-17页 |
| ·跨行支付系统 | 第17-18页 |
| ·非现金支付工具 | 第18-19页 |
| ·非现金支付工具与现金比较 | 第18-19页 |
| ·借记支付工具与贷记支付工具比较 | 第19页 |
| ·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实物支付工具比较 | 第19页 |
| ·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的重要作用 | 第19-21页 |
| ·央行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9页 |
| ·央行支付体系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和金融稳定的前提与基础 | 第19-20页 |
| ·支付体系的发展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 第20-21页 |
| 3 国外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现状及借鉴 | 第21-30页 |
| ·国外央行支付体系现状 | 第21-25页 |
| ·跨行支付系统 | 第21-23页 |
| ·非现金支付工具 | 第23-25页 |
| ·国外中央银行支付体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第25-28页 |
| ·货币供应量受到不确定影响 | 第25-26页 |
| ·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得以确立 | 第26-28页 |
| ·国外中央银行支付体系实施对中国的借鉴 | 第28-30页 |
| 4 中国央行支付体系的历史沿革 | 第30-40页 |
| ·传统的央行支付体系 | 第30-32页 |
| ·跨行支付系统 | 第30-31页 |
| ·非现金支付工具 | 第31-32页 |
| ·现代支付体系 | 第32-40页 |
| ·跨行支付系统 | 第32-34页 |
| ·非现金支付工具 | 第34-37页 |
| ·中国央行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 5 中国央行现代支付体系实施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 第40-51页 |
| ·直接减少了M0 的供应量 | 第40-42页 |
| ·促进了货币乘数的放大 | 第42-44页 |
| ·促进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 第44-47页 |
| ·运行机制对货币供应量的综合影响 | 第47-51页 |
| ·准备金制度作用出现变化 | 第47-48页 |
| ·商业银行流动性受到影响 | 第48-51页 |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1-56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建议 | 第51-56页 |
| ·加快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 | 第51-52页 |
| ·完善支付系统管理机制 | 第52-53页 |
| ·加强支付系统建设 | 第53-54页 |
| ·加强支付体系流动性相关研究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