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动态及趋势 | 第12-14页 |
·国外发展动态及趋势 | 第12-13页 |
·国内发展动态及趋势 | 第13-14页 |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4-22页 |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 第14-20页 |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中各电机的特点比较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系统电机选型及控制方案 | 第24-51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特点 | 第24-27页 |
·表面式转子结构 | 第24-25页 |
·内置式转子结构 | 第25-26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 | 第26-27页 |
·系统电机选型 | 第27页 |
·汽车工况分析 | 第27-28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8-36页 |
·永磁同步电机静止三相坐标系(ABC)模型 | 第29-31页 |
·静止三相坐标系(ABC)到静止两相坐标系(α-β)变换 | 第31-33页 |
·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到两相旋转坐标系(d-q)变换 | 第33-36页 |
·电机调速控制 | 第36-43页 |
·控制策略选定 | 第37-38页 |
·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的实现 | 第38-39页 |
·弱磁控制 | 第39-43页 |
·PID 控制 | 第43-45页 |
·PID 算法原理 | 第43-45页 |
·系统 PID 参数整定 | 第45页 |
·脉宽调制技术 | 第45-50页 |
·空间矢量脉宽原理 | 第46-49页 |
·SVPWM 开关模式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1-74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51-52页 |
·主回路设计 | 第52-55页 |
·充电控制逻辑单元 | 第52-54页 |
·功率驱动单元 | 第54-55页 |
·DSP 控制器 | 第55-61页 |
·DSP 的特点及资源 | 第56页 |
·系统设计中所用的DSP 硬件资源 | 第56-58页 |
·DSP 接口电路 | 第58-61页 |
·电源板设计 | 第61-63页 |
·检测电路 | 第63-70页 |
·电压检测 | 第63页 |
·电流检测 | 第63-65页 |
·转速位置检测电路 | 第65-70页 |
·保护电路 | 第70-73页 |
·过压保护 | 第70页 |
·过流保护 | 第70-71页 |
·过温保护 | 第71-72页 |
·故障综合及封锁电路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混合动力车驱动系统软件设计 | 第74-80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74-76页 |
·初始化程序 | 第75-76页 |
·CAN 通信程序 | 第76页 |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76-79页 |
·PMSM 控制程序 | 第76-78页 |
·故障处理子程序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80-88页 |
·功率电路测试 | 第80-82页 |
·系统响应性能测试 | 第82页 |
·电机外特性(MAP)测试 | 第82-84页 |
·电机控制精度测试 | 第84-86页 |
·保护功能测试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