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论文

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9页
 一、本文写作缘起第13-14页
 二、写作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行政与立法关系的理论与制度第19-41页
 第一节 行政与立法关系的一般理论第19-24页
  一、同一关系第19-21页
  二、从属关系第21-22页
  三、平行关系第22-24页
 第二节 世界各国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制度实践第24-41页
  一、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第25-27页
  二、美国的总统制第27-28页
  三、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第28-31页
  四、瑞士的委员会制第31-32页
  五、中国内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第32-35页
  六、对以上五种政体中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分析比较第35-41页
第二章 香港回归之前的行政与立法关系第41-53页
 第一节 传统政治阶段中的香港行政与立法关系第41-46页
  一、香港的政治体制第42-43页
  二、香港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第43-46页
 第二节 过渡期香港的行政与立法关系第46-53页
  一、港英当局代议制改革中的行政与立法关系第46-49页
  二、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对香港行政立法关系的影响第49-53页
第三章 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区政制中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第53-71页
 第一节 基本法设计政治体制的指导原则第53-59页
  一、符合"一国两制"方针与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第53-54页
  二、有利于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第54-55页
  三、兼顾香港社会各阶层的意志和利益第55-56页
  四、批判地吸收原有政制中的优点第56-57页
  五、逐步发展适合于香港的民主参与第57-59页
 第二节 行政主导第59-65页
  一、何谓行政主导?第59-60页
  二、香港的政治体制为什么要以行政为主导第60-62页
  三、行政主导在基本法中的具体体现第62-65页
 第三节 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第65-71页
  一、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约第65页
  二、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第65-67页
  三、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第67-71页
第四章 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关系的博弈第71-114页
 第一节 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总体发展第71-76页
  一、行政长官选举稳步推进第71-72页
  二、立法会选举民主化不断提升第72页
  三、建立行政问责制度第72-75页
  四、行政与立法关系总体良好第75-76页
 第二节 行政主导原则受到严重挑战第76-88页
  一、行政主导原则受到严重挑战的表现第76-83页
  二、行政主导原则遭受严重挑战带来的影响第83-88页
 第三节 行政主导原则遭受严重挑战的原因分析第88-114页
  一、政制结构性矛盾导致行政长官缺乏稳定支持第89-95页
  二、基本法法理矛盾导致立法会权力不断扩大第95-103页
  三、港人缺乏国家认同导致行政长官左右为难第103-106页
  四、缺乏健康的政治文化导致不能凝聚政治共识第106-107页
  五、行政失误给了反对派可乘之机第107页
  六、外国势力的干预使行政立法矛盾愈加复杂化第107-114页
第五章 理顺行政与立法关系,巩固行政主导第114-187页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原则第114-127页
  一、与香港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相协调第114-121页
  二、有利于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各方面的均衡参与第121-123页
  三、有利于行政主导体制的有效运行第123-124页
  四、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第124-127页
 第二节 普选行政长官,提高其认受性第127-144页
  一、普选行政长官的必然选择第127-128页
  二、关于普选概念的理解第128-130页
  三、关于普选利弊的争论第130-136页
  四、普选行政长官的模式选择第136-142页
  五、普选行政长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第142-144页
 第三节 保留功能议席,保持均衡参与第144-159页
  一、取消功能界别议席的观点第145-147页
  二、保留功能界别议席的必要性分析第147-151页
  三、保留功能界别议席的可行性分析第151-152页
  四、对立法会进行两院制改造的制度评估第152-156页
  五、改变产生方式——功能议席的"普选适应"第156-157页
  六、功能议席普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第157-159页
 第四节 正视政党存在,建立执政联盟第159-177页
  一、政党与政党政治第159-161页
  二、香港政党的发展第161-165页
  三、反对在香港推行政党政治的观点第165-167页
  四、在香港推行政党政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167-171页
  五、建立执政联盟,维护行政主导第171-177页
 第五节 落实沟通管道,加强议行协调第177-187页
  一、增强委任制度,提供参政机会第177-178页
  二、改革行政会议,发挥协调职能第178-180页
  三、改进方式方法,加强议行沟通第180-181页
  四、发挥中央政府在协调香港行政立法关系中的作用第181-187页
结论第187-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目录第197-198页
后记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ava的健康保健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诸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