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受贿罪的立法演变及其界定 | 第9-13页 |
一、受贿罪立法的历史发展演变 | 第9-11页 |
(一) 古代的受贿罪的立法 | 第9-10页 |
(二) 近代受贿罪的立法 | 第10页 |
(三) 新中国受贿罪刑事立法发展 | 第10-11页 |
二、我国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规定及其类型 | 第11-13页 |
(一) 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界定 | 第11页 |
(二) 受贿罪的类型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 第13-27页 |
一、受贿罪的客体及对象 | 第13-17页 |
(一) 受贿罪的客体 | 第13-14页 |
(二) 受贿罪的对象 | 第14-17页 |
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23页 |
(一) 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 | 第17-21页 |
(二)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 | 第21-23页 |
三、受贿罪的主体 | 第23-25页 |
(一) 纯正国家工作人员 | 第23页 |
(二) 准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23-25页 |
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 第25-27页 |
(一)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 第25页 |
(二)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受贿罪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受贿罪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比较 | 第27-35页 |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 | 第27-29页 |
二、我国受贿罪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具体比较 | 第29-32页 |
(一) 受贿罪的主体范围比较 | 第29-30页 |
(二) 受贿罪的犯罪对象比较 | 第30页 |
(三) 受贿罪的行为比较 | 第30-31页 |
(四) 关于受贿的数额及处罚比较 | 第31-32页 |
(五) 主观故意比较 | 第32页 |
三、我国刑法关于受贿罪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以公约为依据,进一步完善我国受贿罪刑事立法的建议 | 第35-39页 |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打击腐败的决心 | 第35页 |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受贿罪刑事立法的建议 | 第35-39页 |
(一) 扩大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 第35-36页 |
(二) 扩大受贿罪的犯罪对象范围 | 第36-37页 |
(三) 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量刑情节 | 第37页 |
(四) 进一步增加有关罪名 | 第37-38页 |
(五) 修改受贿罪的处罚规定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