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 | 第12-14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理论探索 | 第12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2-13页 |
·评价与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第14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内研究动向及进展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动向及进展 | 第15-17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2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17-35页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第一产业的发展 | 第18-19页 |
·第二产业的发展 | 第19-20页 |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 第20-21页 |
·社会发展状况 | 第21-26页 |
·城乡生活 | 第21-22页 |
·城市建设 | 第22-23页 |
·交通运输 | 第23页 |
·邮电通讯 | 第23页 |
·社会事业 | 第23页 |
·科技 | 第23-24页 |
·卫生 | 第24页 |
·文化 | 第24页 |
·体育 | 第24-25页 |
·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龙岩市资源与环境状况 | 第26-29页 |
·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状况 | 第26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26-27页 |
·大气环境状况 | 第27页 |
·声环境状况 | 第27页 |
·龙岩市资源与环境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的确立 | 第29-30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9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29页 |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30页 |
·政策相关性原则 | 第30页 |
·目标性原则 | 第30页 |
·成长性原则 | 第30页 |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指评价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第30页 |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30-35页 |
·选取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 第30-31页 |
·选取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 第31-32页 |
·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 第32-35页 |
3 龙岩市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第35-54页 |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建立 | 第35-41页 |
·数据收集处理 | 第35-36页 |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6-39页 |
·综合计算经济,社会和资源与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层的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39页 |
·衡量龙岩市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特征 | 第39-41页 |
·龙岩市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 第41-54页 |
·对龙岩市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整理 | 第41-43页 |
·用隶属函数对指标体系各要素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第43-45页 |
·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5-50页 |
·综合计算龙岩市1997-2006年经济,社会和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50-52页 |
·衡量龙岩市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特征 | 第52-53页 |
·龙岩市1997-2006年发展状态综合评价结论 | 第53-54页 |
4 龙岩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54-63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54-55页 |
·把握调整方向,发展优势产业 | 第54页 |
·提升调整层次,提高质量效益 | 第54-55页 |
·龙岩市工业的革新 | 第55-56页 |
·调整工业结构,提升竞争力 | 第55-56页 |
·加快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 | 第56页 |
·着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 第56页 |
·完善政策,优化环境 | 第56页 |
·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步伐,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 第56页 |
·走循环经济之路 | 第56-57页 |
·发展循环经济 | 第56-57页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第57页 |
·发展第三产业 | 第57-59页 |
·发展旅游业 | 第57-58页 |
·发展现代流通业 | 第58页 |
·发展房地产业 | 第58页 |
·发展金融业 | 第58-59页 |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第59页 |
·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59-61页 |
·发展教育事业 | 第59页 |
·发展高校教育 | 第59页 |
·发展职业教育 | 第59页 |
·人才对策 | 第59-60页 |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及体育事业 | 第60页 |
·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60-61页 |
·资源与环境方面 | 第61-63页 |
·坚持环保与发展并重 | 第61-62页 |
·合理利用水资源 | 第62页 |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第62页 |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 第62-6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3-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