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工作原理分论文

环形内向双极化对数周期天线阵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Ⅰ 引言第8-14页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第8页
     ·目前国内的一些对数组阵情况第8-9页
     ·国外的应用情况第9-13页
     ·本系统的特点及要求第13-14页
Ⅱ 对数周期天线第14-29页
     ·对数周期天线结构第14-16页
     ·对数周期天线的分析方法第16页
     ·圆柱导体电流分布的积分方程第16-18页
     ·积分方程的矩量法解第18-20页
     ·矩量法分析LPDA天线的具体实施第20-24页
       ·矩量法计算自由空间中LPDA天线上各振子的电流分布第20-22页
       ·自由空间中LPDA天线远区辐射场第22-23页
       ·方向性系数的确定第23页
       ·矩量法分析LPDA天线组成的扇形阵第23-24页
     ·短波近地天线辐射特性分析第24-29页
       ·天线与镜像电流的关系第24-25页
       ·理想导电地面上对称振子的垂直面方向图第25页
       ·实际地面上对称振子的垂直面方向图第25-28页
       ·地面上的对数周期天线第28-29页
Ⅲ 环形内向对数周期天线阵第29-38页
     ·阵的结构参数第29-30页
     ·对数周期天线的电参数第30-34页
       ·水平极化第30-33页
       ·垂直极化第33-34页
     ·校准天线第34-35页
     ·铺设地网第35-37页
       ·地网对方向图及增益的影响第35页
       ·地网设计第35-37页
     ·避雷第37-38页
Ⅳ 阵列中的对数天线特性第38-44页
     ·方向图特性第38-40页
     ·增益特性第40-41页
     ·单元天线的相位中心第41-42页
     ·实际地面对天线的方向图影响第42-44页
Ⅴ 波束合成技术第44-70页
     ·天线复用技术第44-46页
     ·一般合成原理第46-48页
     ·对数天线环形内向阵相位特性第48-50页
       ·零R阵的相位特性第48-49页
       ·非零R阵的相位特性第49-50页
     ·移相技术第50-54页
       ·固定值移相器原理第50-51页
       ·移相器的设计第51-54页
       ·延迟线设计第54页
       ·波束合成延迟线第54页
     ·阵列波束合成第54-70页
       ·窄波束合成第55-66页
         ·理论分析第55-57页
         ·合成的单元数目确定第57-60页
         ·模拟结果第60-66页
       ·宽波束合成第66-69页
         ·利用单元直接合成第66-68页
         ·利用窄波束合成第68-69页
       ·全向波束合成第69-70页
Ⅵ 测试情况第70-86页
     ·测试方法第70-74页
       ·VSWR测试第70-72页
       ·天线的一致性测试第72页
       ·方向图测试第72-74页
     ·测试有效性的判定第74-77页
     ·测试结果第77-86页
       ·单元天线的VSWR测试结果第77页
       ·单元天线的相位差测试结果第77-81页
       ·波束测试结果第81-85页
       ·窄波束增益第85-86页
Ⅶ 技术总结第86-91页
     ·结论第86页
     ·存在问题分析第86-89页
     ·后续工作思路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S支持下的浑善达克沙地景观生态综合评价--以正蓝旗为例
下一篇:西部多能源互补利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热子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