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应激的结构及相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 ·应激理论综述 | 第11-24页 |
| ·关于应激的研究 | 第11-16页 |
| ·关于应对的研究 | 第16-24页 |
| ·军人心理研究综述 | 第24-32页 |
| ·西方军人心理研究概况 | 第24-25页 |
| ·我国军人心理研究概况 | 第25-28页 |
| ·军人心理应激及相关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 第二章 引言 | 第32-3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2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34页 |
| ·研究目的 | 第32-33页 |
| ·理论意义 | 第33页 |
| ·实践意义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4-40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 ·军人心理应激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34页 |
| ·军人应激与相关变量的实证研究 | 第34页 |
| ·探讨人口学变量对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 | 第34页 |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34-37页 |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 ·研究步骤 | 第34-37页 |
| ·研究假设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军人应激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40-52页 |
| ·预试调查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 ·项目收集与编制初始问卷 | 第40-41页 |
| ·预试样本 | 第41页 |
| ·问卷结构解析 | 第41-44页 |
| ·正式调查 | 第44页 |
| ·调查测试过程 | 第44页 |
| ·被试样本 | 第44页 |
| ·军人心理应激结构模型的检验 | 第44-48页 |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 ·研究结果 | 第45-48页 |
|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48-50页 |
| ·信度检验 | 第48页 |
| ·效度检验 | 第48-50页 |
| ·结果讨论 | 第5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目标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军人应激与相关变量的实证研究 | 第52-65页 |
| ·研究方法 | 第52-54页 |
| ·研究工具 | 第52页 |
| ·研究对象 | 第52-53页 |
| ·取样方法 | 第53页 |
| ·测试程序与数据处理 | 第53-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 ·军人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基本状况 | 第54-55页 |
| ·军人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情况 | 第55-56页 |
| ·军人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检验 | 第56-59页 |
| ·假设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 第59-63页 |
| ·讨论 | 第63-65页 |
| ·变量之间的关系讨论 | 第63-64页 |
| ·变量关系模型的讨论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人口学变量对军人应激的影响 | 第65-72页 |
| ·研究方法 | 第65页 |
| ·人口统计变量对心理应激的影响 | 第65-67页 |
| ·人口统计变量对心理应激各维度的影响 | 第67-70页 |
| ·年龄影响 | 第67-68页 |
| ·军龄影响 | 第68页 |
| ·性别影响 | 第68-69页 |
| ·文化程度影响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一 | 第81-82页 |
| 附录二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