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 ·概述 | 第11-12页 |
| ·钌系氧化物阳极的种类 | 第12-14页 |
| ·钌系多元涂层 | 第13-14页 |
| ·钌系结构涂层 | 第14页 |
| ·纳米涂层 | 第14页 |
| ·氧化物阳极涂液的制备方法 | 第14-20页 |
| ·热分解法 | 第15页 |
| ·溶胶-凝胶(Sol-gel)法 | 第15-20页 |
| ·钛阳极的制造工艺过程 | 第20-24页 |
| ·阳极析氯机理 | 第24-25页 |
| ·阳极失效原因 | 第25-27页 |
| ·阳极使用寿命的提高途径 | 第27-28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8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30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0-37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基体材料的选择 | 第31页 |
| ·基体预处理 | 第31-32页 |
| ·涂液的配制 | 第32页 |
| ·涂制阳极 | 第32-33页 |
| ·涂层表面形貌及物相分析 | 第33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6页 |
| ·强化电解寿命测试 | 第33页 |
| ·析氯、析氧电位测试 | 第33-34页 |
| ·电流效率测试 | 第34-35页 |
| ·极化曲线测试 | 第35页 |
|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35页 |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Ru-Ir-Sn氧化物阳极涂液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第37-51页 |
| ·配方设计 | 第37-38页 |
| ·制备条件对氧化物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 ·制备条件对强化电解寿命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制备条件对析氯电位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制备条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Ru-Ir-Sn氧化物阳极性能测试 | 第42-50页 |
| ·电化学性能 | 第42-43页 |
| ·表面形貌及物相分析 | 第43-46页 |
| ·极化曲线 | 第46-47页 |
| ·循环伏安曲线 | 第47-48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烧结温度对氧化物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1-60页 |
| ·烧结温度对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1-59页 |
| ·表面形貌与物相分析 | 第51-53页 |
| ·析氯、析氧电位 | 第53-55页 |
| ·强化电解寿命 | 第55页 |
| ·电流效率 | 第55-56页 |
| ·析氯极化曲线 | 第56-57页 |
| ·循环伏安电量 | 第57页 |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钌锡比对氧化物阳极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60-68页 |
| ·钌锡比对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60-66页 |
| ·表面形貌与物相分析 | 第60-62页 |
| ·析氯析氧电位 | 第62-63页 |
| ·强化电解寿命 | 第63-64页 |
| ·电流效率 | 第64页 |
| ·循环伏安电量 | 第64-65页 |
| ·氧化物阳极电化学阻抗谱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6章 制备方法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68-75页 |
| ·制备方法对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 ·阳极表面形貌分析 | 第68-70页 |
| ·物相分析 | 第70-71页 |
| ·不同制备方法对阳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 ·析氯析氧电位 | 第71-72页 |
| ·循环伏案电量 | 第72页 |
| ·电化学阻抗 | 第72-74页 |
| ·强化电解寿命 | 第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