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文献回顾 | 第8-10页 |
·改变传输线周期特性 | 第8-9页 |
·级联或集成具有抑制特性的结构 | 第9页 |
·嵌入耗能元件抑制带外响应 | 第9页 |
·采用阶跃阻抗谐振器设计滤波器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滤波器基本理论 | 第12-34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5页 |
·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 第13-14页 |
·滤波器的结构形式 | 第14-15页 |
·特性指标 | 第15-21页 |
·插入损耗 | 第15-16页 |
·回波损耗 | 第16页 |
·中心频率 | 第16页 |
·截止频率 | 第16页 |
·带宽 | 第16-17页 |
·波纹系数 | 第17页 |
·带内驻波比 | 第17页 |
·截止率 | 第17页 |
·矩形系数 | 第17页 |
·阻带抑制度 | 第17-18页 |
·寄生通带 | 第18-19页 |
·传输零点和衰减极点 | 第19页 |
·品质因数 | 第19-20页 |
·带内相移和延迟 | 第20页 |
·承受功率 | 第20-21页 |
·微带带通滤波器 | 第21-24页 |
·四分之一波长短截线和联接线带通滤波器 | 第22页 |
·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 | 第22-23页 |
·交指型带通滤波器 | 第23页 |
·发夹型带通滤波器 | 第23-24页 |
·梳状线带通滤波器 | 第24页 |
·平行耦合线的等效电路 | 第24-30页 |
·平行耦合线的电容矩阵和特性导纳矩阵 | 第25-26页 |
·平行耦合线的偶模和奇模 | 第26-27页 |
·平行耦合线的开路线模和短路线模 | 第27-29页 |
·平行耦合线节的等效电路 | 第29-30页 |
·平行耦合的半波长谐振器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30-34页 |
第三章 SIR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34-50页 |
·阶跃阻抗谐振器基本原理 | 第34-39页 |
·传输线谐振器与阶跃阻抗谐振器 | 第34-36页 |
·SIR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 第36-37页 |
·四分之一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的特性 | 第37-38页 |
·半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的特性 | 第38-39页 |
·四分之一波长SIR带通滤波器 | 第39-50页 |
·SIR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2页 |
·终端开路微带线的不连续性 | 第42-43页 |
·SIR带通滤波器的结构优化 | 第43-50页 |
第四章 新型SIR结构抑制寄生通带的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50-70页 |
·双终端分岔的四分之一波长SIR | 第50-51页 |
·逆平行耦合段 | 第51-58页 |
·谐振器耦合拓扑结构与传输零点的产生 | 第51-54页 |
·逆平行耦合段的等效电路分析 | 第54-58页 |
·逆平行耦合段设计SIR带通滤波器 | 第58-70页 |
·逆平行耦合段设计 | 第58-59页 |
·逆平行耦合段仿真及分析 | 第59-66页 |
·结合新型SIR结构设计的滤波器 | 第66-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9页 |
附录A 四分之一波长SIR微带带通滤波器 | 第78-79页 |
附录B 修正不连续性后的四分之一波长SIR微带带通滤波器 | 第79-80页 |
附录C 高阻抗线终端短路的逆平行耦合段等效电路推导 | 第80-85页 |
1. 终端接地的逆平行耦合段等效电路推导 | 第80-83页 |
2. 终端接地的逆平行耦合段的散射参数矩阵[S]的推导 | 第83页 |
3. 分析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附录D 低阻抗线终端开路的逆平行耦合段等效电路推导 | 第85-89页 |
1. 终端开路的逆平行耦合段等效电路推导 | 第85-87页 |
2. 终端开路的逆平行耦合段的散射参数矩阵[S]的推导 | 第87页 |
3. 分析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