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表见代理制度的存在基础 | 第13-19页 |
一、对交易安全的维护 | 第13-15页 |
二、对交易效率的促进 | 第15-16页 |
三、对社会所起的功能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表见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外观主义 | 第19-21页 |
二、信赖原理 | 第21-22页 |
三、归责原理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表见代理的比较法分析 | 第24-30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 | 第24-26页 |
(一) 德国 | 第24-25页 |
(二) 意大利 | 第25页 |
(三) 日本 | 第25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5-26页 |
二、英美普通法系国家 | 第26-27页 |
三、我国大陆的立法 | 第27-30页 |
第四部分 表见代理的表现形态 | 第30-37页 |
一、基于代理权授予表示的表见代理 | 第30-33页 |
(一) 本人曾向相对人表示授予行为人代理权 | 第30-31页 |
(二) 本人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事 | 第31-32页 |
(三) 空白委托书的滥用 | 第32页 |
(四) 特定职务的赋予或特定身份的存在 | 第32-33页 |
二、超越代理权限的表见代理 | 第33-34页 |
(一) 代理权加以特别限制而发生的表见代理 | 第33-34页 |
(二) 因授权委托不明而发生的表见代理 | 第34页 |
三、代理权终止后的表见代理 | 第34-37页 |
(一) 代理权终止后的表见代理的情形 | 第35页 |
(二) 相对人善意无过失的认定问题 | 第35-37页 |
第五部分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 第37-49页 |
一、法学界有关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不同观点 | 第37-41页 |
(一) 单一要件说 | 第37-39页 |
(二) 双重要件说 | 第39-41页 |
二、笔者观点 | 第41-49页 |
(一) 客观上存在足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之事由(外观表象) | 第42-43页 |
(二) 相对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 | 第43-46页 |
(三) 无权代理行为的发生与本人有关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