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关键词阐释第10-13页
     ·社区管理第10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第10-12页
     ·社区管理主体第12页
     ·社区管理域第12-1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第20-34页
   ·理论分析第20-24页
     ·基于治理理论的分析第20-21页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第21-22页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第22-24页
   ·国外社区管理经验与启示第24-27页
     ·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24页
     ·社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作用第24-25页
     ·社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第25-26页
     ·国外社区管理经验的启示第26-27页
   ·国内社区管理经验与启示第27-34页
     ·吉林市:企业精英参与社区管理第27-29页
     ·平顶山市:资源型企业与社区和谐共建第29-32页
     ·国内社区管理经验的启示第32-34页
3 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分析第34-44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现存问题第34-40页
     ·地方政府处于弱势地位,社区管理推力不足第34-35页
     ·资源型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分割社会资源第35-38页
     ·社区居民“单位意识”浓厚,“社区意识”淡薄第38-39页
     ·社区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良第39-40页
   ·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现存问题成因第40-44页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第40-41页
     ·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体制第41-42页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第42-43页
     ·政策法规不完备第43页
     ·“企业办社会”职能影响依然存在第43-44页
4 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思路第44-56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目标第44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多元管理主体及其作用第44-48页
     ·地方政府及其作用第44-46页
     ·资源型企业及其作用第46-47页
     ·社区居民及其作用第47-48页
     ·非政府组织及其作用第48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域及其动力机制第48-52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域的界定第48-50页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域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第50-52页
   ·发挥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多元管理主体作用的对策第52-56页
     ·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52-53页
     ·资源型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支持社区管理第53-54页
     ·重建社区社会资本,强化居民社区意识第54页
     ·非政府组织选好着力点,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第54-56页
5 案例:大庆市大同区连云社区管理创新分析第56-67页
   ·连云社区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设计第56-58页
     ·连云社区概况第56-57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57-58页
   ·连云社区管理特色第58-62页
     ·社区居民满意度高,社区管理成效显著第58-60页
     ·企业精英参与社区管理第60页
     ·资源型企业与社区和谐共建第60-61页
     ·培育非政府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第61-62页
     ·重视社会资本作用,促进居民互助网络建设第62页
   ·连云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62-65页
     ·社区居民对社区性质认识程度不够第62-63页
     ·社区居民参与能力较弱,参与内容不均衡第63-64页
     ·社区非政府组织种类单一,作用发挥不够第64-65页
   ·连云社区管理改进的对策建议第65-67页
     ·强化居民社区意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第65-66页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促进社区管理的积极作用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 矿业资源型城市社区管理调查问卷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信用缺失的视角看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立法取向
下一篇: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