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8页 |
·实验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植物常见冷害与防治 | 第11-12页 |
·植物抗寒性的影响因子 | 第12-21页 |
·植物形态特征与抗寒性 | 第12-15页 |
·生理代谢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5-16页 |
·生理生化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细胞膜系统与植物抗寒性 | 第17-18页 |
·细胞酶系统与植物抗寒性 | 第18-19页 |
·植物激素与植物抗寒性 | 第19页 |
·抗冷蛋白、抗寒基因与植物抗寒性 | 第19-20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与植物的抗寒性的关系 | 第20-21页 |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植物的抗寒性 | 第21页 |
·植物抗寒指标研究 | 第21-27页 |
·半致死温度(LT50) | 第21-22页 |
·生长指标 | 第22页 |
·呼吸作用 | 第22页 |
·酶的活性 | 第22-24页 |
·电导率和原生质膜透性 | 第24页 |
·电阻值 | 第24页 |
·组织含水量 | 第24-25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 | 第25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25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25-26页 |
·丙二醛含量 | 第26页 |
·抗坏血酸含量 | 第26页 |
·不饱和脂肪酸 | 第26-27页 |
·国内研究植物抗寒性的方法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材料与处理 | 第28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8-32页 |
·冷害指数(CI) | 第28页 |
·电解质渗漏率(EL) | 第28页 |
·保护酶活性 | 第28-29页 |
·丙二醛(MDA) | 第29页 |
·可溶性糖 | 第29页 |
·可溶性蛋白 | 第29-30页 |
·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 | 第30页 |
·脯氨酸含量 | 第30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3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不同温度下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 | 第32-33页 |
·低温生长量 | 第33-34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电解质相对渗漏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低温胁迫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42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低温胁迫下南瓜幼苗冷害指数的变化 | 第44-45页 |
·低温胁迫对南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温度下南瓜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变化与抗寒性 | 第47页 |
·叶片保护醉活力变化与抗寒性 | 第47-48页 |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48-49页 |
·主成分分析在抗寒性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参试品种抗寒力大小比较 | 第49-50页 |
·今后研究方向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确定了南瓜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适宜指标 | 第51页 |
·确定了南瓜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适宜温度 | 第51页 |
·确定了几个南瓜品种的抗寒性 | 第51页 |
·筛选了几个抗寒性强,适宜推广的南瓜品种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页 |